梁力云 臨床心理師
黄思賓 臨床心理師
任務設計明確、可預測的小步驟 :
o 將任務分解為具體小步驟(例如:1. 拿出作業本 → 2. 抄題目 → 3. 開始寫第一題)。
o 使用圖像化流程表(圖卡或貼紙進度條)追蹤進度。
o 每完成一項步驟,即可打勾或貼貼紙,提供「完成感」。
------------------------------------------------------------------------------------------------------
適當的時間及活動結構安排:
o 使用「工作5–10分鐘、休息2–5分鐘」的節奏,根據年齡彈性調整。
o 利用沙漏、鬧鐘或視覺計時器(如Time Timer)幫助孩子「看到」時間流逝。
o 在休息時提供放鬆活動(伸展、喝水、小小跳舞),避免接觸電子產品。
------------------------------------------------------------------------------------------------------
建立任務前、中、後的儀式:
o 任務前儀式:例如說一聲「我準備好了!」,自己安排桌面。
o 任務中回饋:適時點頭、輕聲鼓勵「你正在努力喔」、「還剩兩題了!」。
o 任務後儀式:共同回顧「今天表現怎麼樣?什麼地方最專心?最難在哪裡?」
------------------------------------------------------------------------------------------------------
課堂注意力管理:
o 座位安排:讓個案坐在老師附近,避免靠窗或遊戲區。
o 提供動態休息:當個案坐不住時,讓他幫忙發物品來消耗多餘精力
減少分心,提高專注力:
肢體提醒:當個案分心時,輕拍肩膀並說:「專心聽哦!」
放慢語速,確保個案能跟上對話。
------------------------------------------------------------------------------------------------------
培養專注力活動:
選擇合適的遊戲,如:拼圖、著色畫、迷宮。
循序漸進:從5分鐘開始,逐漸增加至10分鐘。
達標獎勵:完成活動後,給予口頭讚美或小獎勵。
------------------------------------------------------------------------------------------------------
增強工作記憶:
提供適當環境:一個較安靜的角落、面對牆壁減少周圍刺激物
清楚指令,如:「現在我們先畫畫,畫完再玩車車。」
------------------------------------------------------------------------------------------------------
培養自我提醒策略:
玩配對遊戲:如「這張是蘋果,找找看另一張蘋果在哪?」
提升短期記憶:讓個案記住兩個步驟後執行,如「先拿杯子,再倒水。」
減少環境干擾:
提供適當環境:一個較安靜的角落、面對牆壁減少周圍刺激物
清楚指令,如:「現在我們先畫畫,畫完再玩車車。」
------------------------------------------------------------------------------------------------------
打造專注的空間:
指定固定的「工作小角落」,僅限完成作業、任務時使用。
桌面保持簡潔,僅放置當下任務所需物品。
移除聲音干擾(如:關電視、將手機靜音),可播放柔和無歌詞的背景音樂(如鋼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