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名璽 職能治療師
讓孩子主動協助家事,關鍵在於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而不是在「幫忙大人」!這邊整理了一些實用的方法,讓孩子從被動變成主動的小幫手。
1. 改變心態:讓孩子覺得他是重要的「家庭夥伴」
告訴孩子:「我們是一個團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大家一起讓家變得更棒!強調他是家庭的一份子,而不是「幫大人做事」。
舉例:
不要說:「來幫媽媽掃地!」
改成:「我們一起把地板掃乾淨,讓家變得更舒服!」
2. 安排適合年齡的家務
五~六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協調能力,適合的任務包括:
● 整理玩具、書本
● 擦桌子
● 幫忙擺餐具
● 分類衣服、收襪子、摺衣服
● 餵寵物(如果有的話)
重點:任務不要太複雜,讓孩子「做得來」很重要,才能建立成就感!
3. 把做家事變得有趣
孩子喜歡玩遊戲,我們可以讓家事變得像遊戲一樣:
● 比速度:「我們看看誰最快把餐具擺好!」
● 角色扮演:「今天你是超級清潔小隊長,負責指揮大家擦桌子!」
● 唱歌模式:邊做邊唱孩子喜歡的歌,氣氛會更輕鬆愉快。
4. 正面鼓勵,讓孩子有成就感
● 即時稱讚:「哇,你把桌子擦得亮晶晶的,真的好厲害!」
● 具體誇獎行為,而不是泛泛地說「你好棒」,例如:「你把襪子都分類好了,爸爸媽媽少了好多工作,真是個貼心的小幫手!」
● 可以準備一個 「小幫手成就表」,完成任務就貼一個貼紙,累積到一定數量可以換一個小獎勵(比如親子時光、一起玩最愛的遊戲等)。
5. 建立「固定任務表」
讓孩子參與選擇任務,例如:「你想負責擦桌子,還是幫忙收衣服呢?」做一張可愛的任務表,讓孩子看到自己每天的「專屬工作」,有種責任感。
舉個例子→
小幫手
任務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擺餐具 ✔️ ✔️ ✔️ ✔️ ✔️
擦桌子 ✔️ ✔️ ✔️ ✔️
摺衣服 ✔️ ✔️ ✔️ ✔️
孩子看到自己的「完成紀錄」,會很有成就感!
6. 以身作則,讓孩子模仿
孩子最會學習的方式,就是模仿大人。如果他看到爸爸媽媽也在認真做家務,而且態度輕鬆愉快,他自然會想加入。
記得:別讓孩子覺得做家務是「辛苦的懲罰」,而是「一起讓家變得更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