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_自閉症

劉佳柔  物理治療師 

  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簡稱 ASD)的兒童,簡稱為自閉症。近年來,在國內外的盛行率報告都呈現逐年顯著升高的趨勢。目前醫學研究對自閉症之病因尚無定論,相關危險因子 包含遺傳因子異常、懷孕期間病毒感染、早產、新陳代謝疾病、及腦傷等,均有可能增加罹患自閉症的風險。

  自閉類群障礙的兒童主要核心症狀為社交互動、溝通的缺陷等問題,以及侷限、重複或者固著行為,其症狀通常會在學齡前階段就出現,而且較容易出現在語言發展溝通能力不佳、社交互動困難等。

  此外國內外研究亦顯示自閉症兒童在嬰幼兒階段常出現知覺動作障礙、動作發展遲緩與動作策略、技巧不佳等問題,進入學齡階段時更常伴隨協調動作障礙,導致兒童不易適應環境及參與同儕之間的運動活動。

  因自閉症兒童之間能力差異性,嚴重度亦不同。過去研究顯示較嚴重的自閉症兒同,其動作模仿、球類操作技巧,實務操作能力表現較差,其原因有可能是因為感覺調節、神經生理的缺損及異常動作學習模式有關。故在兒童物理治療的方向,會加強自閉症兒童在肢體動作協調度、動作模仿、動作計畫等作介入。


在各階段的粗大動作介入目標

臨床上較常發現孩子雙腳跳躍動作不標準,多半會以跨跳方式,或者有蹲的動作但無法離地跳躍,這時就可以利用跳床或彈簧床,牽著孩子的雙手練習雙腳跳躍動作,過程中可以跟孩子以口語提醒方式一起蹲下-跳起來,讓孩子學習掌握跳躍的訣竅。而球類操作的部分,可以以吹泡泡的方式,讓孩子舉高手方式向前拍打,並訓練追視、手眼協調等動作。

在這時期,很常發現孩子在學校參與遊戲或運動時會有跟不上的問題,倘若在單腳跳躍部分,可以讓孩子練習扶著牆壁或者牽著手,鼓勵孩子單腳勾起,並向前跳躍。而球類操作部分,建議可先以氣球練習,擊球、互相對拍動作,讓孩子了解一來一往,並加強孩子眼神注視在活動上面。而基本的使用工具騎乘部分,會建議先從滑步車(pushbike)開始,先從掌握平衡,交替滑行動作開始。

在這階段,很容易看到自閉症兒童因為運動及協調障礙等問題,導致兒童不易適應環境以及參與同儕的活動,時常可能會搞不清楚規則,或是動作跟不上別人,而有參與度較低的問題出現。

故在這個年齡層的介入,則可以將動作分解成2-3步驟,在確定孩子在單一指令動作模仿上可以完成後,在串連第二個動作,以節拍或著口語提醒的方式,重複練習動作。舉例來說,開合跳,會先將上下肢分開練習,利用圈圈或者腳印提供視覺提醒,分解動作練習,待孩子了解肢體間的協調控制後,在移除提示物,並搭配動作模仿、慢速節拍來練習。


  兒童物理治療領域不只關注自閉症兒童的動作表現,更關注他們在其他領域,因動作障礙所衍生的問題,故在面對泛自閉症兒童時,應與家長一同合作,共同對於孩子生活環境做全面的評估及建議,根據孩子的問題進行介入,並提供衛教內容及訓練計畫,以協助兒童動作發展及日常功能訓練,加強孩子在家庭、學校等的活動參與,並改善孩子與同儕間的互動,一同促進孩子的社會參與,以達到最佳早療成效·。


參考文獻:

1.物理治療 42 卷 3 期,211-227 頁 (2017 年 9 月 ) Formosan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Vol. 42, No. 3, pp. 211-227 (September, 2017)

2.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Monitoring Network Surveillance Year 2010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Prevalence of autism spectrum diso rder among children aged 8 years --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monitoring network, 11 sites, United States, 2010. MMWR Surveill Summ 2014;28:1-21.

3.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簡稱 DS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