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芷瑩 職能治療師
發展里程碑
● 3-4歲: 獨立穿脫大部分衣物,但可能需協助調整方向
● 4-5歲: 能區分前後、左右,較少需要協助
● 5-6歲: 獨立完成大部分穿著任務,包括複雜扣件和簡單綁鞋帶
環境準備
● 安靜、光線充足的穿衣空間
● 穩固坐椅或台階輔助平衡
● 全身鏡協助自我調整
● 適合高度的衣物收納處
● 減少環境干擾因素
教學策略與技巧
示範與引導技巧
● 反向穿衣法:站在孩子身後,與孩子面向同一方向,透過鏡子展示以進行示範
● 手把手引導:初期可適度提供身體引導,逐漸減少協助部分
● 給予部分協助:僅協助孩子完成困難的部分,讓孩子自行完成能力範圍內的動作
● 透過先給予完整協助,再逐步減少協助程度,最終達到完全獨立
視覺化學習策略
● 製作穿著步驟的照片或圖片卡,依序排列
● 採用「先我做,再你做」的示範模式,清晰呈現每個細節
● 可透過影片錄製自己或孩子的成功穿著過程,作為參考與鼓勵
正向引導與回饋
● 提供具體與即時的讚美,如「你成功地將手臂穿過袖子了!」,而非籠統的「做得好」
● 使用漸進式期望,初期讚賞任何嘗試,逐步提高標準
● 給予「驚喜讚美」,在孩子不經意完成正確動作時給予熱情肯定
● 建立視覺化的成就記錄,如貼紙表或進度圖,讓孩子清楚自己進步的表現
● 將成功經驗分享給其他家人,強化孩子的整體成就感與自信心
趣味化學習方法
● 創造穿衣比賽,如「看誰能在歌曲結束前穿好衣服」
● 使用布偶或玩具作為「學習夥伴」,讓孩子教導布偶穿衣
● 設計角色扮演遊戲,如「超級英雄變裝」或「時裝秀」
● 運用故事或歌謠輔助步驟記憶,如「一二三,穿衣褲,四五六,穿鞋襪」
● 透過「魔術師遊戲」增添變裝的樂趣,如「變變變,我變成了...」
解決常見挑戰
動作協調困難
● 透過節奏引導動作順序,如「伸—拉—推」
● 使用穿衣輔具,如長柄鞋拔、襪子輔助器等,降低動作難度
● 漸進式地調整衣物,先使用特大號衣物練習基本動作,再過渡到合身衣物
注意力不集中
● 將過程分解為更小的步驟,逐一完成
● 使用圖片或照片呈現步驟順序,增強任務結構
● 設定階段性目標,將整個穿衣過程分為幾個小環節,完成一個再進行下一個
● 將環境簡化,移除周圍干擾,確保操作環境內單純且結構化
空間方向感困難
● 使用固定的視覺標記,如在衣物內側貼上特殊圖案貼紙、標籤或布料
● 教導使用「標籤在後」、「拉鍊在前」等固定線索
● 練習身體意識活動,強化左右概念,如觸摸「右手」、「左腳」等遊戲
● 使用鏡子輔助辨識方向
● 建立穿衣的固定順序,形成肌肉記憶
情緒抗拒與挫折感
● 提供選擇權:讓孩子在兩件衣物間做選擇,增加控制感
● 給予情緒準備:事先告知穿衣活動即將開始,避免突然轉換
● 運用正向的聯結:將穿衣與孩子喜愛的活動連結,如「穿好衣服就可以去公園」
● 運用情緒調節的策略:引導表達感受,承認困難,共同尋找解決方法
● 實施「困難-成功-困難」交替練習模式,在挑戰性任務間插入容易成功的任務
● 教導「停一停,深呼吸」的自我調節技巧
● 建立「尋求協助」的健康模式,教導適當表達需要幫助的方式
注意事項
● 尊重孩子的發展節奏,避免過度期望或比較。
● 保持環境與指導的一致性,確保家中不同照顧者採用相似的教導方式。
● 觀察孩子的疲倦或煩躁的跡象,適時調整練習強度,避免產生負面情緒。
● 若孩子持續有顯著困難,建議諮詢專業職能治療師評估,及早獲得專業支持。
● 適當處理「退步現象」,理解這是學習過程的自然部分,保持耐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