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要大大或尿尿
表示要大大或尿尿
黃芷瑩 職能治療師
發展里程碑
12-18個月
開始對尿布濕髒感不適,可能哭鬧表達
18-24個月
理解基本排泄詞彙,注意身體感覺
24-30個月
開始用語言、手勢表達如廁需求
30-36個月
能主動表達上廁所需求,偶有意外
3歲以上
清楚表達需求,識別身體訊號,意外減少
觀察識別期
● 留意排泄前徵兆:坐立不安、抓褲子、蹲下、表情變化
● 記錄排泄時間模式:如起床後、飯後30分鐘
● 評估生理準備度:尿布保持乾爽時間達2小時以上
具體執行策略
建立認知連結
協助辨識身體感覺
●察覺徵兆時,協助孩子描述:「你是不是想尿尿了?」
●排泄後強化連結:「剛才你肚子有感覺,原來是要尿尿了」
視覺輔助工具
●準備簡單如廁圖卡
●使用「廁所溝通板」讓孩子指出需求
●可用玩偶示範表達如廁需求的互動模式
實施定時提醒
●依觀察規律時間主動詢問
●使用計時器或鬧鈴提醒
●逐步延長提醒間隔培養自主表達
營造支持環境
正向增強
● 即時讚美孩子任何嘗試表達如廁需求的行為
● 強調「告訴我」的成就感,而非「成功如廁」本身
● 避免因溝通不及時造成的意外而責備孩子
情境練習
● 安排角色扮演遊戲,練習表達「我要上廁所」
● 讀相關繪本或卡通影片,強化溝通與如廁概念連結
● 在不同環境中練習表達(家中、公共場所)
使用多感官提示
● 結合手勢與語言(如特定手勢代表「尿尿」)
● 視情況可使用簡單的聲音提示或歌謠
注意事項
● 尊重孩子的發展節奏,避免過度期望或比較。
● 情緒穩定是成功表達的基礎,維持輕鬆正向氛圍。
● 每次溝通嘗試都是進步,即使未能及時如廁也應給予鼓勵。
● 若孩子表達方式特殊或有發展遲緩,建議諮詢專業職能治療師評估,即早獲得專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