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芷瑩 職能治療師
發展里程碑
12-18個月
可在協助下短暫坐於兒童便盆
18-24個月
能在成人扶持下坐於兒童馬桶/便盆1-3分鐘
24-30個月
在少量協助下,可坐兒童馬桶,開始理解坐馬桶的目的
30-36個月
獨立坐兒童馬桶,但上下馬桶和衣物調整仍需協助
3歲以上
使用輔助梯階/兒童座圈可較穩定坐於成人馬桶,需最小程度協助
安全要點
● 任何時候不可獨留孩子於馬桶上,確保適當監督
● 擇符合孩子身型的設備,確保坐姿舒適且安全
● 由熟悉環境漸進到不同場所,由便盆過渡至成人馬桶
● 營造輕鬆氛圍,避免強制,尊重孩子感受
環境與設備準備
1. 選擇合適輔具
○ 18-24個月可先用獨立便盆,穩定感較佳
○ 2歲以上嘗試兒童馬桶座圈配合腳踏墊
2. 環境安排
○ 浴室加裝防滑墊,確保通道暢通
○ 考慮準備馬桶前用的小椅子,讓等待時間更舒適
○ 馬桶附近可放置吸引孩子注意的安全玩具或書籍
○ 調整浴室光線適中,避免過暗產生恐懼感
坐姿訓練步驟
熟悉階段
● 先讓孩子在穿著尿布的情況下,習慣坐在便盆/馬桶座
● 初期設定短時間(如30秒),逐步延長
● 使用故事時間或唱歌方式增加坐馬桶的正向連結
● 可觀察家長示範(適用於同性別家長)
坐姿指導
● 教導正確坐姿:背部輕靠,雙腳平放
● 確保大腿獲得足夠支撐
● 若使用成人馬桶,提供腳踏墊支撐雙腳
● 示範雙手扶握扶手或馬桶邊緣的安全方式
延長坐姿時間
● 安排簡單活動轉移注意力(如翻書、小玩具)
● 從短時間開始,逐步延長至正常排便所需時間
● 教導「坐好」和「起身」的口令與動作配合
● 當察覺孩子有坐不住的徵兆前,主動結束活動
心理支持策略
1. 減輕焦慮技巧:
○ 建立固定流程與用語,增加可預測性
○ 使用正向鼓勵:「你坐得真穩!」
○ 避免時間壓力,給予充分適應時間
○ 使用玩偶演示減輕對馬桶的陌生感
2. 情境過渡準備:
○ 家中不同廁所間的輪換練習
○ 攜帶熟悉的折疊馬桶座至親友家練習
○ 公共廁所參觀體驗(非使用)
○ 閱讀相關主題的繪本或卡通影片,以強化不同環境如廁概念
注意事項
● 觀察坐姿是否造成壓力或不適,及時調整設備
● 若孩子出現對馬桶恐懼,可暫停幾天後以遊戲方式重新引導
● 保持如廁環境清潔,避免異味增加排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