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芷瑩 職能治療師
發展里程碑
1-2歲
配合洗手、刷牙和洗澡;接受臉部擦拭;模仿洗手動作
2-3歲
協助下完成簡單洗手;自行擦鼻子;參與刷牙;認識洗臉步驟
3-4歲
自行基本洗手;學習擤鼻涕;監督下刷牙、漱口;協助洗臉和簡單沐浴
4-5歲
獨立洗手和擤鼻涕;自行洗臉;刷牙漱口需少量協助;可在監督下完成部分沐浴
5-6歲
掌握基本衛生技能;獨立執行大部分項目;協助下能完成大部分沐浴
培養原則
● 循序漸進: 洗手→擤鼻涕→洗臉→刷牙漱口→沐浴
● 協助模式: 全程協助→部分協助→口頭提醒→獨立完成
● 目標順序: 先建立習慣→強調正確方法→要求完整徹底
● 多感官教學: 視覺示範、手把手引導、口訣歌謠、正向體驗
技能訓練
洗手
環境準備
● 準備穩固的腳踏凳,確保適當高度易於操作水龍頭
● 選用兒童適用的洗手乳,確保泡沫容易沖洗
● 設置視覺提示(如貼紙標示手部六區域)
● 調整水溫至溫和舒適,水流強度適中
步驟教學
● 示範濕潤手部→搓肥皂→手心→手背→指縫→拇指→指尖→沖洗→擦乾
● 運用「搓泡泡」遊戲增強趣味性
● 教導「唱生日歌」或「數到20」的洗手時間概念
● 強調重要時刻:進食前、如廁後、外出回家時
擤鼻涕
前置準備
● 教導識別鼻塞或流鼻水感覺
● 練習深呼吸和鼻部空氣控制(如吹羽毛)
● 示範正確拿握面紙的方法
● 在鏡前練習,提供視覺回饋
步驟教學
● 由照顧者擦拭到引導孩子自行擦拭
● 練習單側輕壓鼻翼,鼻子進行輕柔吹氣動作
● 教導丟棄面紙與清潔手部的連結動作
● 建立主動表達需擤鼻涕的溝通方法
洗臉
感官適應
● 從可以耐受臉部濕毛巾輕觸開始
● 讓孩子先用手摸水、感受水溫
● 使用有興趣的容器如小杯子取水,減少對潑濺的恐懼
● 避開眼睛區域開始練習,逐步擴展範圍
動作引導
● 教導捧水、塗抹、按摩、沖洗四步驟
● 使用「畫臉」遊戲確保全臉清潔
● 引導正確擦乾方式,避免過度用力
● 設立鏡前檢查程序「乾淨臉蛋檢查官」
刷牙漱口
基礎建立
● 從接受牙刷接觸開始,漸進增加刷牙時間
● 使用有味道和喜歡角色作為孩子的使用牙膏,以增強動機
● 建立「張嘴看牙齒」的習慣,熟悉口腔感覺
● 定時刷牙制度:起床後和睡前固定執行
技能發展
● 示範「圓圈圈」刷牙法,由前牙開始練習
● 採取「我先刷,你接著刷,我再確認」模式
● 從少量清水開始練習含漱與吐出動作
● 運用「刷牙檢查表」視覺化完成情況
沐浴
參與式學習
● 先鼓勵協助準備沐浴用品,建立流程概念
● 引導自己清洗較易觸及部位(手臂、腹部)
● 讓孩子選擇沐浴順序,增加控制感
● 安排特定「自己洗」和「大人協助洗」的身體部位
安全與適應
● 確保防滑、水溫適中和適當監督
● 使用視覺提示標記沐浴流程
● 設計沐浴遊戲增強樂趣(如泡泡遊戲)
● 逐步延長獨立清洗時間,培養耐心
注意事項
● 考慮孩子感官特性,對水溫、觸感或氣味敏感者需特別調整
● 確保洗手、洗臉和刷牙所需物品容易取得,鼓勵自主使用
● 所有清潔用品確保安全無毒,避免誤食風險
● 留意孩子對刷牙或洗臉抗拒的可能原因,如口腔敏感或發展性協調障礙
● 每項技能達成獨立前,維持監督以確保安全與品質
● 遇到持續困難時,考慮諮詢專業職能治療師評估,即早獲得專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