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及探索性遊戲
功能性及探索性遊戲
黃韋斌 職能治療師
功能性及探索性遊戲是嬰幼兒階段的主要遊戲形式,孩子透過感官體驗(如觸摸、咀嚼、敲打)探索環境,發展感覺統合及動作控制能力。這類遊戲幫助孩子認識物品特性,並學習如何操作物品,為後續的認知發展打下基礎。
0-6 個月
目標:
透過視覺、觸覺、聽覺探索環境。
任務:
- 培養初步的物品操作能力,如抓握、搖晃。 - 提供不同材質的玩具(如軟球、布書)刺激觸覺發展。
- 讓孩子聆聽不同聲音(如搖鈴、音樂)促進聽覺專注力。
6-12 個月
目標:
增強手眼協調能力,開始嘗試因果關係。
任務:
- 發展基本的物體恆存概念。
- 提供能發出聲音的玩具,讓孩子學習敲擊或搖晃產生變化。
- 透過藏物遊戲(如把玩具藏在布下)鼓勵孩子尋找,建立物體恆存概念。
1-2 歲
目標:
嘗試更複雜的物品操作,如堆疊、旋轉。
任務:
- 透過探索發現物品間的關係。
- 讓孩子玩疊杯、積木,學習如何排列與組合。
- 提供可拆解與重新組裝的玩具,如簡單的拼圖或串珠,促進手部靈活度。
2-3 歲
目標:
發展更精細的動作控制,如旋轉、分類、倒水等技能。
任務:
- 開始運用物品進行簡單的功能性操作(如用湯匙舀起物品)。
- 讓孩子練習用湯匙舀豆子、撕紙、翻書頁等精細操作活動。
- 引導孩子分類不同形狀或顏色的積木,建立分類概念。
3-4 歲
目標:
發展更多樣的動作組合能力,如堆疊、拼接。
任務:
- 提升對物品功能的理解與應用。
- 讓孩子用積木搭建簡單的塔或橋,學習空間結構概念。
- 讓孩子嘗試操作拉鍊、鈕扣等日常技能,提升手部控制能力。
4-6 歲
目標:
通過遊戲增加解決問題的能力。
任務:
- 提升獨立完成操作的能力。
- 讓孩子利用工具(如剪刀、膠水)進行簡單手作遊戲。
- 提供組合式玩具,如樂高或磁性積木,引導孩子自由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