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5/14愛與遺忘的回憶

113春樂活講堂記錄

講題:愛與遺忘的回憶~失智症

主講者:葉伯壽醫師(新竹台大分院神經部醫師/社團法人新竹市失智照顧協會 理事長)

日期:113/5/14

今天的講座十分難得的邀請到台大醫院的名醫,也是神經內科領域的專家~葉伯壽醫師。講座內容十分專業,葉醫師以他多年行醫的經驗,深入淺出的為我們講解這個體現為記憶、思考、行為和日常活動能力衰退的綜合症—失智症。以下為今天講座的幾個重點:

1、記憶是與「人、時、地、事、物+情緒」有關的特殊事件才會有記憶,不是單純的忘記就是失智症。

2、失智症的判定在於患者遺忘的事會不會影響他生活作息的自理,腦部功能的錯誤決策是否影響生活或工作。

3、葉醫師為我們說明人類大腦的發展,在14歲後大腦的基礎網絡才大致完成。海馬迴如同腦中的CPU,有暫存功能,當腦部受傷後是無法修復的。

4、失智症類型可分為⑴退化性(如阿茲海默症、巴金森失智症、後腦皮質萎縮…等);⑵血管性(中風後血管性失智症、小血管性失智症)。

5、失智症狀在於:①認知障礙(記憶、學習、言語、思考、慣例)。②行為異常(溝通、安全感、自我照顧能力、迷糊、幻覺、妄想)。③情緒控制(易怒、失控、冷漠)。

6、失智症的三階段,依自我照顧能力漸漸降低可分為:輕度失智症、中度失智症、及完全無法自理的重度與末期失智症。

7、失智症患者的照顧與治療:若有病因可依其症狀根治,阿茲海默症或巴金森的失智症可使用藥物減緩治療。非藥物治療也是不錯的方式(如音樂、芳香、運動、認知訓練、多感官刺激治療…等等)。

8、照顧失智症病患比照顧失能者更辛苦,常常在高壓下的照顧者會提高了許多健康風險,也會造成護理人員、家庭和整個社會都產生身體、心理、社會和經濟負擔。

近兩小時的講座後,葉醫師開放大家提問,學員們針對自身狀況提出問題,醫師也很有耐心的回答。葉醫師說照顧失智症病患的家屬是天使,然而願意組織失智照顧協會的葉醫師就像是他們的燈塔,為這些病患家屬指出了生命中的道路,讓他們能有所依循,葉醫師也願意在百忙之中與我們分享失智者的狀態,讓我們對於病患也多了一份認識與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