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症治療在現今的研究上還沒有一套很明確的方法,說明該怎們治療。我們這次依據回家的作者,米紐慶的治療步驟,分析他所使用的治療方法。
第一步,改變吉兒的認知,他讓吉兒再次接受醫學檢查,除了確保吉兒絕對不是一般醫學症狀所引起的疾病外,還可以藉由檢驗報告,去挑戰吉兒認為他不能走路的認知,他是可以走路的,是他自己認為自己不能走路,除此之外,治療中也嘗試改變了吉兒認為自己必須靠自己不能走路來維繫家庭的想法。
在治療的過程中,同時進行著「教」吉兒走路的步驟,一開始先由爸爸扶著吉兒走路,藉由父母以及治療師的鼓勵,增強吉兒對走路的自信,然後在漸漸的要求吉兒學習靠自己用拐杖走路,一樣可以用鼓勵做為增強,一旦能夠用拐杖自己走路了,這又會是一個很大對增強,讓吉兒相信自己是可以藉由學習,然後考自己走路的。
針對這個個案所進行的家族治療,主要目的除了讓吉兒這個家庭成員間的感情重新維繫,另一個目的就是要幫助吉兒恢復左臂與左腿的功能恢復,重新站起來。治療大約分兩步驟進行:
接下來分別針對這兩步驟做更進一步的介紹。
第一步驟:
由於這個家庭談話開始後沒多久,就能夠注意到父親在這個家庭裡的地位不高,例如父親的發言極少、較不能與他們的話題有共鳴等,反而母親與吉兒和吉兒弟弟的關係緊密性遠高於父親。
為了讓與較疏遠的父親重新與家庭結合,治療師分派一個作業給父親:照顧吉兒一個禮拜,而且吉兒在這禮拜內也只能請父親幫忙。
也就是讓父親擔任主要照顧者的角色,希望透過增加父親與吉兒之間的互動以及分擔家裡的事務,能達到讓父親重新與家庭連繫的效果。
第二步驟:
接下來治療師要開始讓這對夫妻創造更緊密的連結,藉以讓他們能夠表達家庭親密性的衝突,透過這樣的紓解與宣洩得以有個出口。
首先,由於注意到吉兒在每次會談期間都會坐於父母親的中間,無形間阻隔了這對夫妻之間的溝通。治療師請吉兒坐在旁邊,把焦點放在這對夫妻身上,並且讓這對夫妻意識到主要問題不僅只在女兒身上,一方面要意識到他們夫妻間的隔閡,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吉兒可能在他們的關係間有過度的責任感,多餘的介入也可能是造成夫妻間關係不緊密的原因。
再來,讓他們意識到吉兒扮演的角色問題後,治療師開始集中處理夫妻雙方間的溝通問題,而這樣的處理礙於某些因素故不讓吉兒參與,探討他們夫妻之間的難題,提醒他們意識到當年曾經相愛的那段時期,重燃復合那份親密感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若能重心結合,吉兒就有更大的空間重心行走,而不會覺得周邊有許多阻礙了。
最後,劃清家族間的界線。所有的家庭都是延伸出來的家庭。也就是說今天吉兒他們這個家庭的相處模式,其實深受上一代家庭的影響。從上述的介紹裡我們知道,這兩代的共同特徵就是女性間的感情比較緊密,男性較疏遠,而且吉兒與其祖母都容易介入這個家庭。治療師必須要讓吉兒的母親意識到這件事,便找來上一代的家庭一起進行訪談,在這會談過程中,只要有出現過度介入的對話,治療師就立即提醒吉兒的母親。透過這樣的技術慢慢地教導吉兒的母親應該要重新劃清楚界線,減少這樣過度干預的情況發生。建立可接受的界線,可以讓小孩與整個家庭更獨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