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
個案的病因部份分成四項因素:「社會文化因素」、「心理因素」、「人格特質因素」、「學習因素」。社會文化因素包含了「家庭因素」以及「物質取得管道」。因為車禍意外事件,使個案頓時失去父母親的支持(父母到鄉下養傷),而缺乏依賴對象、無法緩解被丟進傷兵名單的心理壓力,因此將依賴對象轉換為刺青店老闆;而刺青店老闆則提供了個案取得古柯鹼的管道,使個案陷入吸毒的深淵。心理因素包含了「心理壓力」以及「對物質的期望」。個案因為自己一直以來的完美形象,以及與大聯盟簽約,帶給自己龐大的壓力,無法接受失敗的自己,使嘿麵走向吸毒之路;個案一家人出車禍,導致個案無法上場打球,對人生感到絕望的個案,希望能透過毒品解決他的煩惱、讓他振作起來。人格特質因素則是指個案在NEO量表中的嚴謹性「C1(能力)」和「C4(力求成就)」分數偏高,因此個案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對失敗耿耿於懷,進而產生使用藥物的動機。最後是學習因素,是指個案因為物質帶來的效果(欣快感、充滿精神與滿足感)而受到制約,使個案會不斷的去使用物質。
2. 病理
關於病理部份,個案的父母因為到鄉下養傷而暫時離開個案,使個案在遭遇重大心理壓力時,缺乏依賴對象以及父母的支持,進而將依賴對象轉移為刺青店老闆,並獲得取得物質的管道。另一方面,個案人格特質的嚴謹性高、自尊高,因此當他遭遇失敗時,會比其他人容易產生負向情緒,為了消除這樣的負向情緒,他可能會對依賴對象提供的「物質」產生「期望」,並開始使用物質,希望能藉由物質解決自己的煩惱。一旦開始使用物質之後,個案則會產生生理上的依賴(耐受性),而渴求越來越多的物質;或者因為操作制約而產生心理上的依賴。而無論是生理依賴或心理依賴,都會不斷促使個案繼續使用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