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問題呈現:
我的家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和疼我的姑姑。在我出生的時候,哥哥已經七歲,我是家裡最小的小女生,也許正是因為年紀的關係,家裡的所有長輩都特別的疼愛我,大部分的時候也都順著我,讓我自由自在的成長,包容我的一切。尤其是,當我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哥哥比起來時,家中對我的關愛當然更是不會少。
然後,我還有另一個發現。原來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家人一樣對我那麼包容。我開始發現平常在家裡,很自然脫口而出的話語,原來是會傷害到別人的。當我意識到自己傷害了別人時,其實心裡面很不好受,我一點都不想要有這樣的後果,但經過了那麼多的日子以來,卻又發現這是不太可能改變的,我應該要怎麼辦?
受訪者:個案的媽媽
訪問日期:4月25日
訪問時間:下午兩點~四點
訪問者:賴韻宇、侯乃瑜
照顧者:
1歲十個月前—媽媽(主要)、爸爸、爺爺奶奶、姑姑
1歲十個月後—到幼稚園,放學後由爺爺奶奶姑姑照顧,媽媽較沒參予
嬰兒時期
Ø 餵奶方式、尿布
個案在嬰兒時期的餵奶採用定時的方式,通常在時間到時,個案也會發出聲音來暗示,但不會因肚子餓而哭鬧,尿布濕了也是,不哭鬧,所以照顧者需要主動去看其尿布是否濕了,曾經有過一整晚的便便沒清掉也不哭不鬧。
Ø 照顧情形
受訪者表示個案非常好帶,不容易哭鬧,如果有哭鬧的情形,家人都會上前關心。不怕生,誰都可以抱,平時比較會動來動去,所以家人們都會不時的主動去關心她的情況,睡覺也不容易驚醒,四個月大開始就可以一覺到天亮。
Ø 學走路、學說話
個案是先會走路才會說話的,走路適用學步車學習,和自己扶著牆壁走,若跌倒會爬起,不容易哭鬧,若哭鬧奶奶會上前關心。看到有人在前面說話,會試圖過去加入。跟著放給哥哥聽的錄音帶學說話的,像回聲蟲,當說出話,家人會給予回饋並表態是開心的。
幼兒、兒童時期(約一歲十個月後~小學前)
Ø 一歲十個月即上幼稚園的適應情形
由於個案的爺爺奶奶很疼小孩,導致個案的哥哥在小學五年級出現給爺爺奶奶餵飯吃的強況,所以個案的媽媽擔心個案也會被太過於疼愛,所以在約一歲十個月時送個案去幼稚園,希望其獨立,且在此時受訪者也去工作了,對小孩的教育方面較無參予,放學後由爺爺奶奶照顧。在剛上幼稚園時,哭了一星期,雖然哭,但受訪者說個案也沒有在家中表態對幼稚園感到排斥或不去。後來在幼稚園中跟一個老師和一位大姐姐比較好,但不黏人。
Ø 上幼稚園後的變化
念幼稚園後,變的更獨立、好動、好強,且不服輸,幼稚園曾經有一次要大家減報紙上相同的字,可以加分,個案回家即要求所有人要幫她找。別人家的小孩在玩跳棋,家中沒有人會玩,個案就自己摸索,然後去跟別家小孩較勁。且個案的適應力良好,中途曾換過一家幼稚園,但個案沒有因此而哭或不適應。
Ø 與家附近的小孩、長輩的相處
個案從小被人說是”菜市場的一條魚”,因為小時候會在家附近的市場跟其他小孩玩耍,且活潑好動,自主、有個性。跟附近的長輩的互動很好,會去公園看不認識的老先生下棋,還時常去找鄰居的老先生吃素的東西。
Ø 學習能力、家人期許、疼愛、無法處罰
個案的學習能力良好,幼稚園時,大七歲的哥哥已經在學習認字寫字,個案會跟著學,甚至學的比哥哥快,從小家人即對個案抱著很高的期待,也因此特別疼愛,再加上,個案小時候因做錯事被打,會做惡夢還會有不尋常的反應,所以多多少少也影響了家人日後不敢對她有所懲罰。
Ø 與家人相處、受訪者推論個案好勝心強的原因
爸媽工作,除了爺爺奶奶的疼愛外,姑姑對個案而言很重要,後來姑姑嫁人
搬走了,個案表態要住她家,受訪者說個案很忙,每天都想住很多人的家。很黏哥哥,哥哥寫作業時,總是要求哥哥要坐在哥哥腿上,且去看醫生,總是要先看她才能看哥哥。個案從小接觸的對象以熟人居多,由於很會看人臉色,所以備受寵愛。且由於個案從小接觸的人以年紀比她大的居多,所以受訪者推論,個案從小好勝心比較強,或許是因為從小與年紀較長的人接觸,所以做事的標準也因此受影響,認為別人可以做到,她也可以。
入學後
個案較為心直口快,再加上遇到的環境有階級的不公,所以造成個案有過跟老師起衝突的情形,受訪者也表態擔心個案的心直口快會影響她的與人相處,但也表態個案「總有一天會遇到克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