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覺得自己是一個能力中庸但企圖心很強的人,凡是他認為重要的事,他就會竭盡一切努力去達成目標,如果沒有達到她預設的目標,他就會不斷自我檢討。例如,他小時候為了通過鋼琴跳級考試,沒日沒夜地練習好幾天,但後來卻沒通過,他為此好幾天不和人說話且自我責備。以上呈現主角能力中庸就是Cattell認為的能力特質,企圖心很強就是Cattell認為的動力特質。而Cattell所說的氣質特質部份,主角認為平日自己是一個沉默、喜歡自己一個人獨處且不愛出風頭的人,但他只要一出現在排球場時,就完全脫胎換骨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他在排球場上不但很活躍且很會和人哈啦聊天(多話),這和平時總是靜靜的主角有天壤之別,而這個現象就是Cattell所提出的”心理狀態”和”角色”。Cattell認為個人的心情(狀態)以及在某情境中表現自我的方式(角色)也都會影響行為。主角因為對排球有很濃厚的興趣,所以她只要一踏上排球場擔任牌球員這個角色時,心情就會很輕鬆並且很願意敞開心胸和人有進一步的認識,所以平時不太愛和人有親密互動的主角,因為排球場的狀態和角色而結交到很多好朋友。
結論:
主角自評為內向。但是根據NEO的外向性(E)得知,主角自評此項為內向,但不管是她的好友(3人),或者是不熟的朋友(3人),替主角評定此項出來的E都偏高。
我們從一開始主角認為自己很內向,且想要變得外向作為討論據點,在一串的心理測驗之後,發現主角在自評的外向分數上的確偏低(相較他人對主角的概念),也就是說,主角的行為在他人眼中已屬於外向開朗了,但主角本身卻認為自己很內向;在這個問題點上,我們發現主角矛盾的內心(即所謂OS),在與新團體相處之時,主角會陷入茫然無知的狀況,不知道如何面對新團體才是最適當的進退。
最後,我們整合主角所做過的其他測驗,才又發現,其實這樣內外不一致的狀況可能與主角本身有完美主義和A型人格,在擁有這樣的特質下,主角的自我要求變得相當的高,對於外向的定義也就跟著變高,且會希望自己能夠符合社會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