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報告,其實主角是最清閒的,主角所要做的事就是不斷的提供自己的故事讓大家來分析,本來決定
當主角只是已為自己好像沒有甚麼不能讓別人知道的事情,所以當了也不會有什麼傷害,可是再一次又一次的
晤談裡,很多以前的事情被喚起,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忘記的事情又想了起來,那種感覺當然很不好受,尤其是做
了好多的測驗、量表,那些結果都要被呈現在大家面前,我一直開玩笑說這好像一種裸體的感覺,但是組員們對
我很保護,很多我說不希望放進報告的事件她們都不能提,只能用結果設法講讓大家懂,真是辛苦他們了,不過
經由這次的報告,對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知道當自己再對別人進行這類事情,要多顧慮對方的心情,把自己
放在對方的立場來想,不要讓對方感覺到不尊重和不自在。
1.TAT防禦後的結果仍能採信嗎?
雖然TAT測驗所測到的部份大部份是自我的部份,顯然受試者有明顯的防衛態度,但我們也不能很篤定的認為TAT並沒有測到受試者的本我,因為TAT本身是一個投射測驗,且就如同老師所說受試者不可能完全的防衛,一定還是有些許之處是測得受試者內在的部份
2.TAT及賴氏的關連呢?
TAT主題統覺測驗是屬於投射式測驗,而賴式人格測驗則為自陳式量表。雖然小兔對TAT認知到此為投射式測驗,所做出來的結果並非完全測到本我的部份,但是,我們認為仍然有一些本我的部份是無法被壓抑的。至於兩者有什麼相同以及差異:差異的地方在於賴氏人格所測得的自卑感是為低的,也就是主角小兔比較不容易自卑,但在測TAT的時候,其所測得為有自卑感的。而相同的地方是在TAT的圖片6GF所測得出其對長輩是為友善,不害怕的,與賴氏所測社會外向性高是符合的。
3.主角的問題有改善了嗎?
就像在報告裡提到的,這並不是一個可以在短期內改善的問題,畢竟它都已經困擾我這麼久,可是經由這次報告,我知道了這個習慣對每個人來說都可能有不同感受,並不全然是壞的,我也會試著去用不同的角度看這件事,讓自己能得到改善。
4.自編測驗是如何決定友善度及親密度的?
「友善度」,由於在組內討論時,組員們發現,主角除了對自己心直口快的特質非常敏感,且更容易比其他人有負面的感受,因此設計本份問卷藉以調查「心直口快」這項特質給人的感受,即調查「心直口快」給人們的感受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親密度」,前述主角所做的依附量表中,我們發現主角在兩項測驗中呈現不同的依附類型,看出主角在家庭﹝尤其是與主要照顧者﹞中的依附為安全依附;但在人際依附上則偏向焦慮依附。因此我們使用此向度來測量「相處的親密程度」是否有差異存在。
5.依附量表的結果為什麼不跟常模比來看?
在人際依附風格量表的分數分析中,每位受測者所得到的測驗分數結果都是跟自己比較的,也就是當主角所得的焦慮依附分數比起其他各項較高時,則主角為較偏向焦慮依附的。所以並不能直接單就某項依附的分數來和常模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