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Apr 17, 2015 1:31:56 AM
不是老化才讓荷爾蒙失衡(3) --
●13種最常見荷爾蒙失衡的類型
4.雄性激素(男性荷爾蒙)過量
令人吃驚的是,許多婦女的內分泌系統會分泌少量的雄性激素,稱之為雄激素 (androgen)。以睪固酮 (testosterone) 為例,它是維持能量與性慾於最佳功能狀態所必需的。然而,當雄性激素水平超過正常範圍時,症狀將會增加。婦女常見的抱怨有:
我像青春期一樣猛冒青春痘。
我的頭髮因脫落而稀少。
我感到非常憤怒。
我出現顯而易見的鬍鬚。
更嚴重的症狀包括痤瘡、多囊性卵巢腫症候症 (PCOs)、臉部與體毛增加、頭髮稀疏、不孕,和月經週期疼痛。飲食中過量醣類和簡單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會引發症狀。已發現過量醣類會刺激在卵巢外層的雄性激素受體 (androgen receptors),導致雄性激素增加,症狀如上所述。 雄性激素就像一把鎖會與受體接合,阻撓濾泡釋放卵子,導致引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由於雄性激素為男性激素,因此這些婦女會表現出男性的特徵並不足為奇,像是:禿頭(禿頭是男性特有的特徵)、臉部和體毛過多和痤瘡。多囊性 卵巢症候群的患者往往伴隨著胰島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 和葡萄糖不耐受 (glucose intolerance),這兩者皆是糖尿病前兆,而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患者通常也 會罹患糖尿病。因此,治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伴隨糖尿病的藥物是相當常見的。此外,醫生們建議藉由降低糖類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伴隨著適當的運動療法 來治療。自然黃體酮乳液可恢復荷爾蒙平衡,當症狀獲得緩解時可終止使用。若每月月經週期黃體酮水平增加,雌激素和黃體酮仍會維持正常運作,過量雄性激素就會很少發生。
5.雌激素優勢(黃體酮相對偏低)
早些時候曾簡要地提到女性身體調控機制,雌激素和黃體酮間互補關係。過多的雌激素或黃體酮過少會導致雌激素占優勢的狀況。此現象多是藉由抱怨得知,在黃體酮缺乏與雌激素過剩的抱怨中可發現其他可能的症狀包括:
加速老化過程。
低血糖(血液中血糖偏低)。
停經期骨質流失。
骨質疏鬆症。
甲狀腺功能障礙。
子宮癌和子宮肌瘤。
雌激素和黃體酮在體內同步作用,兩者間會相互牽制與協調, 保持體內荷爾蒙於一個和諧平衡狀態。雌激素占優勢並不是指雌激素或黃體酮完全缺乏,而是雌激素相對過多和黃體酮相對不足。當荷爾蒙失衡,雌激素占優勢是健康問題主要的原因。身體性荷爾蒙的製造,如雌激素和黃體酮會隨著年齡逐漸下降,而更年期和停經期女性這兩種荷爾蒙則會快速的流失。從 35∼50 歲,女性體內黃體酮分泌會減少75%,但同一時期,雌激 素只減少35%左右;進入停經期後,黃體酮的含量極低,而雌激素的含量仍然有停經前的50%。隨著雌激素逐漸下降、黃體酮急劇下降,沒有足夠的黃體酮來抵銷我們體內雌激素的數量,這種狀態被稱為雌激素占優勢 (estrogen dominance)。許多30 多歲的女性、大多數更年期婦女(45 歲左右),以及幾乎所有的婦女在停經期(50 歲以後)都有雌激素相對過多和黃體酮的不足,這是因為這段時期她們經歷了巨大的生理變化,導致荷爾蒙下降。最終的結果,相對於黃體酮, 雌激素過多,這種情況我們稱為雌激素占優勢。 根據世界上自然荷爾蒙療法的權威約翰‧李醫師 (Dr.John Lee) 所說,荷爾蒙平衡的關鍵,是調整黃體酮對雌激素的比例。為了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黃體酮和雌激素的比例應該是 200∼300: 1。
雌激素占優勢是無數疾病的根本原因,包括乳房纖維囊腫、 經前症候群、子宮肌瘤、乳癌、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孕症、子宮內膜瘜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PCOs)、自體免疫系統紊亂、低血糖和經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