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Jun 10, 2015 1:20:32 AM
一輩子的保健之道-(8)
4. 番茄具有特優抗癌特性
番茄俗名西紅柿,中美洲的祕魯為其原產地。它與馬鈴薯同屬於茄科植物。位於底特律的卡瑪諾斯癌症研究所 (Karmanos Cancer Institute) 的實驗中,提供番茄紅素補充品給 30 名攝護腺患者服用,結果發現食用番茄紅素補給品組別的腫瘤較小,擴散程度也較輕微。更令人驚喜的是,服用過番茄紅素受試者的腫瘤竟然開始縮小,而且也開始降低腫瘤惡性。
番茄紅素不只是抗攝護腺癌而已,目前有清楚的證據顯示番茄紅素可預防肺癌和胃癌。另有初步研究結果發現,它也可以對抗胰臟癌、結腸直腸癌、食道癌、口腔癌、乳癌、子宮頸癌等。番茄紅素會保護心臟不受氧化作用傷害,降低心臟病發作的機率。在《美國心臟期刊》(American Heart Journal) 的一篇研究報告也指出,富含抗氧化物的番茄萃取物,可作為第一級高血壓病患降低血壓的治療工具。
番茄紅素的抗癌特性是,如果跟油脂食物一起吃,如酪梨、橄欖油或堅果等,功效將會發揮得更徹底。因為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營養素,所以要充分吸收,最好有一點油。而且科學家還發現男性攝取烹煮過的番茄,如番茄醬,可以降低患攝護腺癌的機率。另外,番茄品種、顏色、成熟度、甜度,甚至生產季節的不同,都是決定其中番茄紅素含量的重要原因。黃色品種的番茄中番茄紅素含量很少,每 100 克僅含 0.3 毫克;紅色品種的番茄則含量較高,一般每 100 克含 2∼3 毫克,最高能達到 20 毫克。
紅色番茄中、除了番茄紅素外,也含有一部分胡蘿蔔素,對眼睛和皮膚均有好處。這兩種健康元素都是脂溶性成分,特別喜歡油脂。另一方面,番茄酸度大,有利於維生素 C 的穩定,加熱烹調之後,營養損失不會太大。而番茄所含的鉀和膳食纖維也不 怕熱,所以用來炒食和做湯都很好。事實上,從大小來說,「小番茄的營養價值比例通常高於大番茄」。這是因為水果、蔬菜的很多營養素和抗氧化成分都需要靠陽光來合成,靠近外皮的部分,往往是營養素含量最高的部分。小番茄中心部分的比例較低,接觸陽光更充分,因此營養素的含量比例更高。同時,小番茄的果皮與果肉的連接比較緊密,還可以提供更多的膳食纖維。
不過,番茄是茄屬植物,而綠色番茄含茄鹼,可能會加重關節炎病情。雖然有些人認為這個論點缺乏有力的研究佐證,但許多醫師還是會建議關節炎患者不要吃茄屬植物。並且減肥的人也需要注意,非常飢餓的時候吃生番茄,可是會越吃越餓的,這時就不如喝一碗番茄蛋花湯了,不僅熱量很低,又足以安慰飢腸轆轆的胃腸。
5 豆科類抗氧能力排名最高
豆子裡的其他植物化學成分,如皂甘、蛋白質酶抑制劑和植物酸等,可以保護細胞不受到基因損害而導致癌症。實驗室研究也證明,皂甘會抑制癌細胞的生殖,並降低腫瘤生長的速度;蛋白質酶抑制劑也被發現具有降低癌細胞分裂速度的功效;而植物酸則可大幅減緩腫瘤發展。根據美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網站刊登的 一篇研究,豆子吃最多的男性和吃最少的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差距高達 38%。
像蔬菜類的四季豆就擁有很多其他維生素與礦物質,包括少許鈣質、維生素 A,鉀的含量也不少。四季豆內含的鎂是公告之每日營養素攝取量基準值(簡稱 Daily Value)的 20%。鎂是重要的微量礦物質,對生長、生殖、傷後恢復、腦功能,以及糖、胰島素和膽固醇的代謝都扮演關鍵角色。
四季豆裡面,葉酸和兩種氨基酸以最適切的比例結合,這會提高葉酸的吸收率,效果比營養加強的麥片還好。葉酸是維生素 B 群當中非常關鍵的一種,不但可以預防神經管缺陷,還能減少同半胱胺酸 (homocysteine),它是天然生成、對血管有害的氨基酸,使人容易罹患心臟病、中風、痴呆,以及周邊血管疾病(大腿與腳的血液循環不良)。
豆科類也是最佳的低升糖食物,因大量的纖維會使血糖上升變得非常緩慢,而且有不少研究顯示,吃豆子這類高纖食品能夠改善「升糖控制力」,也就是血糖和胰島素的調節力。研究還發現,常食豆類食品如豆腐、豆漿的婦女、較不易患乳癌,其原因是豆類降低了雌激素的分泌。接受實驗的婦女如果每天喝 4 杯以上的豆漿,她們血液中的雌激素濃度較沒有喝豆漿的婦女低了 40%。
豆子還有維生素和大量的抗氧化物。美國農業部針對食物抗氧化能力最高的食物,把小紅豆列為每份抗氧化能力最高的食物。事實上,前四名當中,豆類就占了三名(紅豆、菜豆與花腰 豆)。許多豆類都含大量葉酸(特別是紅豆、黑眼豆、扁豆和花豆),對心臟健康非常有幫助。另外還有鎂、鐵、鋅和鉀,以及一 種重要的礦物質鉬 (molybdenum),在紅菜豆中含量最多,能強化酵素作用。
豆科類中的膳食纖維大部分都是非水溶性,有助促進腸胃蠕動,消除便祕。但是內含的皂甘和紅細胞凝集素,這兩種成分若烹調處理不當,容易引起噁心、嘔吐或腹痛等不適症狀,烹調前可先用滾水川燙,或入油鍋炒至熟透,以免食用後發生食物中毒。另外,要小心豆科類中的葉酸在消化時與小魚乾中的鈣結合,會形成人體無法吸收的草酸鈣,從而影響人體吸收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