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May 14, 2015 1:19:33 AM
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我們尚未完全理解,雌激素可發揮的作用是有爭議的。讓我們看看為什麼?我們現在知道雌激素會抑制骨骼破壞細胞 (osteoclast) 的作用,但雌激素無法重建骨骼。有另一種細胞稱為成骨細胞 (osteoblasts),為鞏固成骨細胞的建造,黃體酮可刺激成骨細胞形成的硬骨。正如我們所說,更年期時雌激素水平大量的減少。然而,在同一時期,大多數婦女體內的黃體酮急劇減少。明顯的雌激素替代療法是沒有答案的,而補充自然黃體酮則證明有助於預防和逆轉骨質疏鬆症。換句話說,單獨雌激素治療並非是骨骼健康的關鍵。 在 1990 年 7 月發行的國際臨床營養學綜述中提到自然黃體酮的效果,約翰‧李醫師針對 35 歲的人使用自然黃體酮乳液,在第 6∼12 個月進行研究,發現可增加 10%的骨質密度,取代每年減少的 3∼5%。這表明骨質疏鬆症的逆轉確實可經由使用自然黃體酮而改善,甚至有些病人在一年之內有高達 20∼25%的增長。
黃體酮的作用不會受到年齡的影響,但與最初的骨質密度有關。低骨質密度者改善最多。不論骨骼降解多嚴重,很明顯黃體酮是有幫助的。李醫師的研究還表明,外加雌激素至自然黃體酮中並不會增加效果,他的患者只使用雌三醇來減輕停經症狀,而不是治療。李醫師的研究結果證實了杰瑞琳醫師 (Dr. Jerilynn) 先前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最近研究人員也發現某類型的植物原料與雌激素相似,此化合物存在於植物中,稱之為植物雌激素 (phytoestrogen),為弱雌激素。植物性雌激素可降低停經期症候群症狀,對於是否可預防骨質疏鬆症還不是很清楚。當黃體酮和雌激素的補充不能增加患骨質疏鬆症的婦女的骨質密度時,通常是因為雄激素—脫氫異雄固酮 (DHEA)、睪固酮 (testosterone) 偏低,或皮質醇 (cortisol) 水平過高。從月經週期第 1∼25 天,每日使用 25 毫克黃體酮分成 2 次服用。可測量病人的骨質密度 (BMD),一年後重複檢查。如果骨質密度增加,劑量可以減少一半;如果骨質密度沒增加,可加入其他因素如運動、飲食和最佳營養補充一起進行全面體檢,以確定根本原因所在。
黃體酮補充不足會產生的十大症狀:
1.經前症候群
經前症候群 (PMS) 通常伴隨著有較高皮質醇值和壓力。我們已經說過,這是腎上腺對身體面臨壓力時的反應。過量的皮質醇會與妳的黃體酮荷爾蒙競爭相同的黃體酮受體 (progesterone receptor),也會降低黃體酮的生產。因此,妳將需要更多的黃體酮以避免出現不良後果。第一個月從第 14∼25 天,使用 20∼40 毫克。有些患者對於使用漸進增強模式的乳液覺得很有幫助,從每日晚上睡前塗抹,逐步增加上午和晚上各塗抹 1 次,到最後三天時的一日塗抹 3次,當症狀降低時劑量則可減少。發生經前症候群的原因很多,所以除了黃體酮乳液,可能需要其他荷爾蒙的幫助。同時服用抗發炎補充劑如琉璃苣油也是不錯的。 如果妳有經期偏頭痛,在週期前 10 天開始使用 20∼ 25 毫克黃體酮。對味道敏感—臨時反應或其他感官喪失—通常較偏頭痛還早,妳可以每 3∼4 小時使用 0.5∼ 1 公克黃體酮,直到症狀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