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Jun 17, 2015 1:17:17 AM
一輩子的保健之道-(13)
13 熱門的排毒食材—番薯
番薯有很高的纖維質(一半是可溶性)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類胡蘿蔔素,特別是 - 胡蘿蔔素,另外還有豐富的維生素 A 和有益心臟健康的鉀,以及少許的鈣質。最近登載於《農業與食品化學 期刊》的一篇研究發現,烤番薯具有預防癌症的功效。番薯也含有抗氧化植化物,包括抗發炎效果很強的槲皮素,以及一種名為綠原酸 (chlorogenic acid) 的抗氧化成分。一條中型的烤番薯,熱量只有 103 大卡。
食用馬鈴薯,血糖會急速增加,產生會大量囤積脂肪的激素—胰島素。減重的人,特別是糖尿病患者和代謝症候群患者,應該注意食物影響血糖的情形。最能精準呈現食物對血糖的影響,是看食物的升糖負荷值(負荷越高表示越易使血糖和胰島 素增加),所以要讀者小心食用馬鈴薯。
需要控制血糖,例如擁有頑固體重的人或是糖尿病患者,也需要考慮番薯的升糖情形。如果不必擔心血糖問題,那麼番薯是很好的食物。但即使要控制,用4:3:3比例,跟其他蔬菜或蛋白質一起煮,作為主餐的其中一道菜即可。
番薯中含有 -胡蘿蔔,可抑制癌細胞繁殖,延緩癌症惡化。所含維他命 B2 和維他命 A 具抗氧化性,能使癌症不易惡化。含維他命 C 及微量維他命 E 保護細胞之含量,烹煮時連皮加熱可保留 60%的維他命 C 及 E。含酚和菲酊酸,可抑制癌症形成,及抑制自由基產生;含脫氫異雌固醇 (DHCA),為女性荷爾蒙的一種,可促使乳癌與結腸癌之癌細胞凋亡;含神經節苷脂 (angliosides),可將癌細胞轉換為正常細胞。番薯富含的高纖維能吸收腸內水分,一條 200 公克的番薯,約可獲得一天 1/4 所需之纖維量,有助有益細菌在腸內蠕動,抑制細菌繁殖;亦可增加大便體積,促進便意,並順利排出體外,防止胃腸道黏膜病變,預防大腸瘤形成。
番薯是中鹼性食物 (PH=6-10), 胃酸過多者可中和部分胃酸。含有人體需要的外源性氨基酸、礦物質及維他命 B 群,可提供人體細胞生殖代謝,如毛髮、皮膚、內臟的代謝及修復,其中賴氨基酸便可維持血管壁的彈性,預防粥樣性 血管部產生阻塞及硬化,並防止肝腎結締組織萎縮,和預防膠原病變,增加人體黏液腔潤滑及漿膜。
因其熱量只有米的 1/3,攝食較米飯不易發胖,但也不可過量。所含 - 胡蘿蔔素及類胡蘿蔔素,兩者混合所產生的維他命 A 可提高 2 倍以上,有助視力維護。蒸熟後半碗量便夠一日所需維他命 A 之攝取,而所含黏液蛋白及黏液多醣類物質,可使在腸內膽固醇等隨大便排出體外,能改善血管彈性,防止動脈腺硬化等 作用。
14 降三高的燕麥片
燕麥片本身是很好的纖維補充來源,而且擁有兩種必要纖維質,組成比例也非常均衡(55%為可溶性膳食纖維)。不過,燕麥片中的可溶性膳食纖維— - 葡聚糖 (beta-glucan),才是讓燕麥片具備高營養價值的關鍵成分。
- 葡聚糖是多醣類(長鏈葡萄糖分子)的一種,可以降低膽固醇,並減低心血管疾病與中風的機率。根據美國農業部規定,製造早餐燕麥片的廠商若符合特定要件,便可以在促銷內容裡聲稱產品能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其中一項規定就是一份燕麥片必 須含有半克的- 葡聚糖。 - 葡聚糖可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促進系統對細菌感染的回應能力。
燕麥片的升糖負荷很低,也就是說,它對血糖的影響不大,而且它有助於穩定血糖濃度,對第二型糖尿病似乎還會帶來好處。燕麥片除了含有 5 克纖維質之外,它的蛋白質含量也是常見穀類當中最高的。 2/3 碗的燕麥片可提供 8.5 克的蛋白質,和磷、 鉀、硒、錳,以及少量的鐵質。
燕麥的脂肪含量居所有穀物之首,相當於白米、白麵粉的 4∼ 5 倍,且其脂肪主要由單一不飽和脂肪酸、亞麻油酸和次亞麻油酸所構成,單是亞麻油酸就占了全部不飽和脂肪酸的 35∼52%。 燕麥又含有人體所需的 8 種氨基酸與維生素 E,其含量亦高於白米和白麵粉。燕麥還含有維生素 B1、B2 與葉酸,以及鈣、磷、 鐵、鋅、錳等多種礦物質與微量元素。
但有兩種情況的人應該注意燕麥片的攝取。首先是有麩質過敏體質的人,很多人對麩質過敏並沒有嚴重到演變成腹腔性疾病,這是麩質過敏最嚴重的表徵。而大麥、燕麥片、黑麥和小麥都有麩質(其中小麥的含量最高)。其次是有尿酸相關毛病的人(如痛風和腎結石),燕麥片含有會在體內分解成尿酸的普林。
燕麥較常見的功效有:
降低熱量的攝取。
延緩胃腸的排空時間,易產生飽足感。
增加糞便體積,縮短大便在大腸內滯留的時間,避免腸道吸收殘餘之毒素。
降低血中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因燕麥中富含 - 聚葡萄醣。
抑制飯後血糖濃度的上升。
改善腸內的細菌叢的生態,使有益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