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一天正好是期末系務會議與尾牙,心中正慶幸與我有關的業務稍微少一些,主管就在尾牙前請我來幫忙主持抽獎。大概是一點僥倖的心都不能有吧?在萬般尷尬下好不容易解決抽獎後,出發前的焦慮才湧上來,急急忙忙的提早三個小時跑到機場,在等候報到的隊伍中看桃園機場中的空蕩發呆。
正想抱怨自己蠢的時候,突然在意起報到流程。才發現當時在Trip上買的機票,沒有買到行李托運,印象中我不太可能忘記加購,但事實就和印象不符,也就只好再額外刷了托運。還好不是在報到時才發現,不然又被削了一把機場手續費。
想起兩三個月前,送一份工作用的稿件到印刷廠,結果印出來的圖案跟我電腦中的檔案不符,但經過印刷廠確認後,確實是我寄出的檔案有問題。唉唉,弔詭至極,至今我依然想不起來為什麼我電腦裡的檔案都不存在我寄出的那個版本。
總之報到比我想像的還要順利很多,隨後就登機飛往成田機場再轉機往新千歲。還記得同行友人跟我說登機時要注意保暖,前一年他去美國是就在飛機上吃盡苦頭。我聽話照做,將所有準備好的外套穿上,結果整個航程機內溫度超高、超爆熱,我的脖子上根本就跟淋過雨沒有不同,換我吃盡苦頭。
抵達成田機場後,入境時多繞去植物防疫所,幫同行友人帶的台灣米申請入境。年邁的承辦人用一種很想唸人又不太會講英文的表情不斷指著宣傳單上「入境植物需要出口國的檢查證明書」一串字,於是日本吃台灣米的心願就被立馬沒收銷毀。相關規定可以參考:http://www.maff.go.jp/pps/j/introduction/chinese.html
轉機抵達北海道新千歲機場,靠著印象按按JR的機器跳出的Kitaca,上面的飛鼠(?)真的很可愛。可以搭乘JR、公車、札幌地鐵等大眾運輸,還有一些地方可以用Kitaca付款,是挺方便的。不想再用也可以辦理退卡,和台灣悠遊卡不同的是手續費稍嫌高了點(220日元),但僅限於扣除卡片餘額,提醒之後的人記得不要加值太多錢進去,避免後來花不完被扣手續費的情形。相關資訊可以參考:http://www2.jrhokkaido.co.jp/global/chinese/ticket/kitaca/index.html
搭乘JR從新千歲機場到札幌大概要一個小時左右,在車窗上看到外頭閃過銀色景象,此時我才有身處異國的感覺。但因為這次出國並沒有另外租借WIFI機,所以我在興奮之際,內心還在忐忑著不確定該在哪一站換車前往住處。靠著微薄的記憶在新札幌站下車,跑到購票處確認搭乘資訊後,到一旁的自動販賣機Corner瞧瞧。
左邊的機器上寫著「冰~的」(つめた~い)而右邊則只是普通的「冰的」(つめたい),自動在腦海中浮現兩個不同風格的人在推銷產品,讓我嘴角為之一笑。整趟旅途中,雖然沒有看到比較新奇的自動販賣機,但它到處都是的數量還是挺令我印象深刻的。
從新札幌轉乘JR普通列車往苗穗,車廂的隔間都是玻璃窗,整體空間看起來相當寬敞,上面的Suumo毛球真的很可愛。外頭的針葉林總算告訴我過去在地理課上所學的常識並非完全無用,對於自己還算對得起地理老師而感到有點高興。
嚴格到不行的札幌市,竟然在市內不能騎腳踏車、溜滑板跟直排輪!
其實不是啦!只是苗穗車站裡有牽引自行車使用的斜坡,大概是有很多人在上頭玩耍吧!在一個牆面上每走五步就能看到禁止標誌。令人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札幌幾乎所有標語都會使用插圖來取代,雖然在閱讀上可能還會需要一點轉換才能理解其義,卻使得僵硬的警告活潑起來。甚至仔細想想,有些詞語也很難用文字表示,用圖像來說故事可能更能夠傳達原義。
離開車站看到路旁的工程告示牌,跟台灣極為相似的格式還是挺親切的,所以就順手拍了下來。一旁是積雪甚多的空地,可以想像小朋友在上頭玩耍的樣子,只是我們抵達的時間在平日的午間,學生大概都還在學校吧?
將行李放在這六天的住處後,原先預計晚上要吃大餐,但正過下午一點肚子還是忍不住發出求救。擔心後續行程行走太遠、餓過頭,還是在住處附近尋找個食物,經過猜拳決定一間看起來挺氣派的中華料理。在幹道上獨立一棟建築物,下面寫著自家麵條、超好吃中華料理,好不容易才到日本,第一餐就吃中華料理是否讓人感到有些幽默呢?帶著自嘲的笑意走上樓梯。
內裝非常陳舊,很有年代感的空間讓我差點忘了踏出下一步,櫃台邊的小簾子穿出一個大媽,親切的招呼我們,用著破爛的日文還是成功入座。在菜單上點了一個套餐,含了一碗擔擔麵以及豬肉飯,一共才1200日元。還記得我 當時擔心不能兩個人點一個套餐,用著殘缺日文和比手畫腳和大媽詢問,好在大媽還能夠理解,在日本的第一餐算是挺順利的。
放下心來後,才能好好觀察內部,有著一般用餐座位區,在下午兩點左右還有幾個人悠哉的用餐。阿姨恣意的吞吐煙霧,我已經很久沒遇到在餐廳抽菸的人了,一時間還不太習慣。
另一側有個吧台,上面坐著幾個中老年男子,也是抽著菸,面前沒有餐點,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透明杯,裡面裝著琥珀色的液體。不是茶就是酒,不管是哪個都很符合他們的狀態,聽著廣播聊天,非常愜意的閒聊著。很難想像是現在資訊爆炸的忙碌生活有可能會有的景象,忍不住也漫想了未來,直到被食物給打斷。
符合日本人口味刻板印象的重鹹,在寒冬下似乎也更為自然,但必須老實說它並不到美味的程度,只是很開心的能在身上沾滿雪後喝點熱湯。
相關資訊可以參考:https://tabelog.com/tw/hokkaido/A0101/A010102/1002472/
雖然到住處搭到JR苗穗站,但事實上整個旅途也只有搭這麼一次,幾乎所有在札幌市的行動都是倚靠著地下鐵,每天的行程都先從走到地下鐵開始。在路途上有間還蠻漂亮的教堂,原本想拍幾張照片,但擔心到下個景點的時間太晚,所以就嘴上嚷嚷著之後有的是機會拍。結果最後一天要離開札幌時,走到教堂面前才發現是禮拜日,人多到我不好意思舉相機,只好作罷。
地鐵配置跟台灣捷運差不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門上的跑馬燈除了日文、英文之外,還有中文和韓文,所以搭乘上,對台灣人來說是還挺親切的。除了公車之外,幾乎在北海道的大眾運輸座椅都有暖氣,對幾乎走了一整天的人來說,坐在地鐵的座位上真的是很舒服的享受,某種程度上也反應在基本220日幣的價格上。
搭地鐵東西線到円山公園站,走路穿過一大群烏鴉(跟台灣麻雀的數量差不多)的針葉林小道到北海道神宮。我在這邊太過自信走到完全相反的方向,多走了快三十分鐘,幸虧在路上逛到麵包店,進去買了超小美味可麗露,才稍微抹平內心的挫折。
作為第一次參拜神社還是蠻新奇的,雖然是平日下午,但參拜的人還是非常多,其中觀光客跟當地人參半,某種程度上應該也是當地人會到訪的場域。不免俗了跟著手洗社的圖示洗手,在零下的環境中,這種行為像是酷刑似的洗掉我的溫度。隨後進去參拜,偷偷看著旁邊日本人怎麼進行,再有樣學樣,希望神明不會對我的行為感到憤慨。 到一旁抽御神籤,也不確定他的流程,就用和算塔羅牌一樣的方式默想著想問的問題,再抽出一張籤。非常幽默的是我一直想著研究所學業會如何?神籤上學業那欄就寫著:「雑念が多すぎる。」比照現實狀況,確實還是蠻吻合的(笑)。
神宮外面的小攤販賣的章魚燒,跟個拳頭一樣大,章魚腳也非常大,整個就是非常的大。好吃到值得給他一個特寫。
晚餐是因為看到這篇網誌,所以興沖沖的到地鐵東西線二十四軒站附近的宮之森,經過店員各種崩潰無法溝通,我們也不確定到底要怎麼表達要吃一分熟和牛。和牛(Wagyu)我是會發音,但一分熟到底怎麼說?誰知道啊!那邊雞同鴨講一會,突然冒出一句話:「我會講中文!」我還不差點哭出來,抬頭看,是店員拉著門口名產店的老闆娘進來,看起來可能不到三十歲的女子在我眼中跟聖女沒兩樣(?),在她的幫助下店員總算大概知道我們要什麼。
於是就有了超級嚇人的一分熟和牛!
好吃到莫名其妙!雖然一分熟好像有點過生,但和牛本質豐腴的口感還是輾壓一切味覺。當時店員和幫我們料理的師傅一開始還問說要不要五分熟,這是他們推薦的熟度,提到一分熟這字眼時,他們也感到非常意外。等等!前面的網誌不是說有嗎?回頭去看網誌裡的照片,顏色真的沒有這麼生,大概是三到五分左右,所以是前人根本就誤會了嗎?算了,就當作是誤打誤撞,還好和牛本質不怕考驗(?)。如果下回還有的話,我會試試三分熟左右,也許會更香。
其他另外點了兩盤牛肉做涮涮鍋套餐,也算好吃,店員也算親切,體驗整體來說蠻好的。
相關資訊可以參考:http://www.miyanomorigarden.jp/
後來搭回住處附近的地鐵站,散步回住處的時候經過MaxValu,感覺有點像是食物更多的家樂福,在裡面買了一些零食及這幾天的早餐,用來度過沒有早餐店的生活。
青菜跟肉的價格差不多,賣場裡竟然有賣和牛,超級豐富的食物調理包,以及非常多品項的熟食區,友人也很開心的挑了很多日本當地的零食,算是非常好逛的賣場。有趣的是結帳區可能是為了效率,會先由店員幫你刷商品條碼,之後自行到旁邊的自動結帳區操作機器付款,而且裝袋會請客人先把商品推到到一旁的角落在自行裝袋,顧客並不會在結帳上花太長的時間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