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以有點收入的姿態稍稍站穩腳步,為了鼓勵自己而下定決心於寒假排特休,並毫無規劃的直接刷了機票。回頭想想我過去似乎是有點衝動購物的傾向,但也無妨,至少在購物上可以調整自己猶豫不決的症狀。至於為什麼選擇北海道?大概就是兼具價格與異國感下的選擇,至少天氣跟台灣有較為顯著的差異,庸俗一點的說法就是想體驗與雪共存的生活吧。
七月左右在Trip.com刷的機票(後來才發現該網站的風評不是很好*1),來回兩人大概臺幣20000左右,只有預估是個六天五夜的庶民之旅。後來才又透過Airbnb訂了一個看起來還不錯的小公寓,某種程度上比住旅館更貼近庶民之旅吧。後來再做點功課之後,才知道機票和住宿一起訂也許會有更加優惠的價格,但那也是後話了。
之後大多數時間都忙於工作,有很多想做的事情都被工作耽擱,直到即將要出國前一周才開始思考行程,某種程度來說這次旅行大概不是個很好的參考範本。大致上的精神就是想體驗當地生活,行程寬鬆、景點特別標註一些一般居民會去的地方,甚至還有一天是完全空著的,留著一個給前幾天未竟遺憾的補救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