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央行升息升太少

2022/10/17

美國聯準會升息勢如破竹,全球央行(除了神奇的日本)緊跟在後,台灣央行卻像平行時空

本來財經人是不太想寫這個已經被各大財經專欄寫到爛掉的題目,但看到今年美國利率要調升到突破天際、上週(10/13)公布9月cpi及各項指數仍不如預期、11月聯準會又要開會,還是蹭一下掌握流量密碼好了XD


升息是什麼?


升息在2022年投資市場熱門關鍵字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新聞媒體報章雜誌無不時刻緊盯全球中央銀行公告(尤其是資本世界的老大-美國聯準會)。每當聯準會一公告升息,股債市就應聲下跌,市場哀鴻遍野,那到底升息這大魔王是甚麼?

以總體經濟學來說,政府操作經濟有兩種手法: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由央行主導,財政政策由政府機關(例如財政部)主導。貨幣政策可分為擴張性(aka央行印鈔救世)及緊縮性(aka央行阻止熱錢)。同理,財政政策也可分為擴張性(aka政府大撒幣)及緊縮性(aka政府割韭菜),兩種政策有可能相輔相成也有可能背道而馳。但不論是哪種政策,擴張性通常都使用於刺激經濟,緊縮性則使用於冷卻經濟(而且通常會被罵),當然有特例,如最近的英國政府與央行打對台事件。礙於篇幅,詳細政策內容及手法之後有相關時事再談。

當景氣太好甚至好過頭了,市場上的錢太多,央行就會採取各種手段把錢收回去,這些手段可統稱為量化緊縮(緊縮性貨幣政策),升息就是其中之一。那升息是升哪個息?

其實各國央行對於升息的定義不大相同,舉例來說,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是指調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範圍,台灣央行的升息是指調升重貼現率。(當然升息還會連帶影響存款準備率、短期融通利率等,各國利率百百種,同樣礙於篇幅,這邊財經人只取最具指標性的單一利率。)但不論各國央行調升哪種利率,目標都是提高資金成本,使市場投資/投機/消費的意願降低。簡單來說,就是讓存款利率增加,民眾更願意把錢放進銀行或其他保守標的(例如定存),同時貸款利率也增加,民眾和企業更難承受貸款的壓力而減少借錢,最終減少市場上錢的數量。


為甚麼全世界都在升息?


背後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還是2020年開始全球大流行的疫情。想當年,疫情爆發,觀光業直接倒地,製造業被迫停工,餐飲業關門大吉,除了能遠距上班的行業外,無人不受影響。為了維持經濟成長,各國政府仿佛牛肉大比拚,減稅補助印鈔樣樣來,兩年下來堆積出許多經濟超量成長的因子。

於是2021年底逐步解封後,各國央行開始意識到通貨膨脹逐漸失去控制,媒體也開始推波助瀾,"物價又漲"、"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又創新高"等標題更加深市場景氣過熱的氛圍。於是各國央行開始祭出緊縮手段,開始進入升息循環,希望抑制通貨膨脹。

然而,一方面是財政政策不一定配合,另一方面是核心物價指數黏著性及工資物價螺旋效果,導致升息效果有限,又更進一步逼迫各國央行更大幅度的升息,最後落入打擊未來經濟成長的陷阱。然因本篇主要討論升息,過於學術的總體經濟名詞及概念暫且略過不談。


台灣哪裡不一樣?


台灣央行今年升息相對聯準會溫和許多,比起聯準會一升就2碼、3碼,台灣多為半碼。央行的理由主要是認為台灣通膨相對和緩,且經濟成長及貨幣匯率穩定,不宜貿然跟進美國利率,恐會造成反效果。且台灣央行重貼現率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又搭配存款準備等手段同步緊縮,因此利率調升需求不如美國強烈。

但真的是如此嗎?首先,台灣通膨強不強烈我想各位讀者應該心裡有數(笑),部分總經學者認為價格變動已和經濟表現脫軌,且台灣油電補貼政策,形同以國庫抑制通膨,因此通膨能否真實反應經濟是個謎團。再者,新台幣因台美利差(利率差距aka近期市場喜愛的美元高利存款)而大幅貶值,迫使央行動用外匯存底干預匯率,等於台灣的錢不斷被外國資本提款。


會跟進美國嗎?


先說結論,財經人認為不會。但不是因為我有內線消息或是能預知未來,而是依照台灣央行向來的決策判斷。

根據市場猜測,美國聯準會預計2022第四季會再升息個4碼至5碼,但台灣央行緩升理由不變,且上次公告已表明統計數據看來有收到打擊的成效,因此市場普遍認為再升半碼。即便雙邊利差持續擴大,央行也展現外匯存底充足的態度,可以視情況干預匯率。

以財經人角度來說,升息是必要的決定,短暫的疼痛當然會比長期惡性通貨膨脹來的好處理。強烈如美國聯準會的升息幅度當然是不必,但過於溫和的升息,實在難以說服民眾,尤其在物價感受明顯且新台幣強貶的現在。至於某些看法認為央行是為了顧及選舉或為了護航建商,這財經人就不好說了,畢竟我還想好好的活著阿!

按下面標題一下回頁首

歡迎支持我,讓我繼續寫出好文章

喜歡我的文章嗎?可以動動手指贊助我一杯咖啡,或是把優質內容分享給你的好朋友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