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邁古城區到處可見古佛寺
泰北歷史與列強來襲(下)
作者:夏生
這個蘭納國在十六世紀時被緬甸東吁王朝征服,之後清邁(即蘭納國首都)變成為緬甸與暹羅之間的兵家必爭之地。
到了1774年蘭納被暹羅給拿下後,命南邦的王子負責管理清邁,這位王子三次抵禦緬甸的入侵,之後於1802年被封為清邁的國王,清邁地區正式成為暹羅的附屬國家,直到1892年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大帝在推行改革的過程裡,才正式被併到暹羅的統治範圍內。因此可以知道,清邁這裡在人群上及歷史上來看,它與中國的西雙版納及緬甸的關係,可以說是淵遠流長,而這樣的歷史記憶卻也一直存在泰國人的心中,在《城之源》裡,女主角出身的清恩國(應該是虛構的附屬小國)為了生存及尋求獨立,除了必須與同為泰北地區的附屬國通婚外,也還必須將公主嫁往緬甸進行和親,甚至在其他年代劇裡若是有必須出現虛構小國時,其地理背景也多半是以清邁(或泰北)地區為主。
更為有趣的是,《城之源》中對於清恩這個附屬於暹羅的小國,是個希望不與歐洲列強妥協,希望將這些歐洲列強勢力都趕出暹羅並且排斥一切西化事務的設定,其實說明著當時候拉瑪五世Rama在面對歐洲列強入侵,不得不對於暹羅進行改革時,也就面對著很多保守勢力的阻擾,至於男主角代表改革開放,甚至是全面接受西方教育的改革派;而女主角則是因母族是保守派但夫婿是改革開放派,因此陷入矛盾,最後不得不以自己性命做出選擇的代表。
對我來說,故事的結尾雖然是以男女主角天人永隔的悲劇收場,但卻也同時象徵著當時泰國在面對外來勢力壓迫時,所必須做出退讓與妥協,不能夠因為排斥而故步自封,女主角的抉擇與性命殞落時,她最後我言正式代表著這樣的意義存在(《城之源》中與暹羅的對照組正是被英國所滅亡的緬甸王室)。最後,不得不說《城之源》其實算是很不一樣的泰國歷史劇,不僅集數短(只有十二集)而在劇情安排上也沒有太多的反派,縱然有點到為止的宮鬥—在緬甸,若是對於泰北地區,或是十九世紀這樣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有點興趣的話,其實還蠻推薦找來看的。這可以算是用不一樣的角度來看那個大時代下的愛恨情仇,及如何面對那不得不面對的時代巨輪下的情感與悲歡離合。
城市柱。清邁建城基礎。女性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