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茶辣(一):進擊的商人
作者:吉祥天女
日本人指稱的大航海時代,或者說激發歐洲人離開地中海區域路線,是歐洲人賦予己身航向神祕東方衍生的壯烈感。依歐人說法為地理大發現。當陸地豪強有阿拉伯人,地中海屢屢和阿拉伯衝突,偏偏大西洋彼端茫茫渺渺,遠不可測,歐洲人聽信傳奇馬可波羅遊記,且想像東方富裕淌流金河,又可能有基督教王國,於是光榮使命作祟,終於隨著一代人又一代人,摸索非洲邊緣,終於抵達亞洲的阿拉伯海域,那時候早有各地海商隨著季風航行,穿梭於阿拉伯海的紅海、印度洋的孟加拉灣之間,甚至活躍於印度尼西亞諸島、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半島、菲律賓群島,其中的佼佼者就是胡茶辣商人。據說葡萄牙的達伽瑪Visco Da Gama越過好望角,先由阿拉伯人帶領,越過阿拉伯控制的波斯灣範圍,才順利登陸今印度的Kerala邦的古里(Calecute)、還有Goa邦,再由胡茶辣商人接手引渡等等,後來印度淪為葡、荷、英、法四國海外角力場,或許始料未及。
胡茶辣商人,出現在廣泛的印度--太平洋航線至少有六至七百年。漢文古籍稱之為胡茶辣,是因大元時代汪大淵的《島夷志略》曾提及Gujarate,直接音譯,但時間肯定更早,商人們來自印度的古加拉特(在孟買之北,西部印度沿海),以古加拉特語為主。今日古加拉特邦雖然以鮮色的男子頭巾、女子的明豔紗麗為記,更多是沙漠綠洲和印度教頌歌Bhajan等既定影視印象,但是早年經商的胡茶辣商人信奉伊斯蘭教,試想從阿拉伯海到印度海這段路線,又有誰能比得上一樣在西元七世紀以後信奉同一宗教的人們,而且屬於烏瑪(أمة、Ummah穆斯林社群)值得信任,又可以商業交易呢?這個問題就像你到了他鄉異國,必然跟同一來處的人有著共同話題,逐漸發展友好關係是一樣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