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吉祥天女
目前懸掛在伊朗伊斯法罕四十柱官,編號116的宴飲細密畫,超過一公尺的長寬,古代沒有這麼寬的書本插圖,絕非細密畫的標準尺寸了,稱之為壁畫或許會更為恰當;而且不帶任何宗教色彩,進一步說,是時代的政治宣言。
116號細密畫紀念沙・塔賀馬斯普(Shah Tahmasab)贊助印度蒙兀兒帝國的歷史。印度這些年拍起義事件,拍人民反抗大英帝國殖民,就是因為蒙兀兒帝國衰微,西方列強進入瓜分印度半島,引起波斯傭兵、印度傭兵以及詹西女王(Maharani ki Jhansi)一同起兵於今北方邦,打響印度獨立先聲,不過編號116卻正是「逆」寫帝國的指標。
一五五O年印度的蒙兀兒帝國才剛崛起未久,第二任皇帝胡馬庸政權不穩,將領政變,於是胡馬雍跟著朝臣們流亡到北邊的波斯。波斯正處於薩法維王朝盛世,或許是兩人一見如故,也可能是戰略考量,波斯南下時最好有個親己政權。於是慷慨的波斯皇帝解囊,送人、送錢、送軍隊,先協助胡馬雍建立臨時政府,胡馬庸一待就是十五年,一個嬰兒都可以長大準備國中畢業了,所以116號的細密畫之「雙龍會」,本應是國家首領以及部將大臣的國宴,簡言之就是新聞報導的的國家高峰會G2,卻絲毫不見顛沛流離的感覺,反而瀰漫一股一隅偏安的溫柔風,左下方藝人吹笙奏絃鼓瑟(很像揚琴,盛行於土耳其與中亞各國),舞姬將進酒,順勢雜耍拋水果,左邊波斯的紅衣朝臣腆著肚腩目不轉睛,同事吃驚的看著他失態。打造蒙兀兒帝國輝煌疆土的阿克巴在這段時間出生,他跟著爸爸一起耳熟目染細密畫藝術,父子回到印度復辟成功,他十三歲登基,即壯便自己南征北討,鞏固大好山河險峻,無暇學習文字,幼時的細密畫正可彌補他失學之憾,藉畫瞭解古典文學、各種史詩傳奇,他引進細密畫到印度,還發展出印度的流派。
傳統波斯細密畫以圖畫中央的遠近代表重要性,中央為尊,遠處是卑。人物臉孔多以雞蛋形為主,面若杏桃,眼角含波;畫料則必以天然油脂作底,彩色萃取於自然色澤,如紅色茜草(我們日常用的天然染髮劑成份)、金色貴金屬、白泥、榛果…。上色的結果顯而易見,在圖中我們不難發現正中央哪個是印度胡馬雍皇帝了,畢竟臉型不同,皮膚較為深色。胡馬雍就是那個被黑了一道,而且也不以為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