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arliest railway
中国人发明了铁路。
河南省安阳市曲沟镇南固现村洹河之上的固现石桥,桥面上铺设了两道长约50多米的铁轨,两道铁轨的间距在1.29米左右,用于行驶铁轮车。石桥及铁轨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铁路。固现桥上的铁轨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被人为盗窃破坏。【源】
中国人发明了轨道交通。轨道、枕木、车站、复线,都是中国的发明。
现代铁路原理起源于秦代的轨道交通。河南南阳山区里至今还保存有秦代的复线轨道。秦始皇的“铁路”是用木材铺设的,做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至今尚保存完好。不过枕木已腐朽不堪,显然没经防腐处理,材质也不如轨道坚硬。专家认为这是有意识地选择的。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据推测,当时的车辆可能是用马匹牵引。”车同轨“的目的就是统一车辆的轮距,以便在遍布全国的轨道交通网上行驶。【源】
2022年7月23日,福厦高铁主体工程全线贯通。福厦高铁全长277公里,是中国首条跨海高铁。设计行车速度350公里/小时,是世界上行车速度最高的跨海铁路。
2022年6月16日,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中国在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完成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最后一块拼图”,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建成。
和若铁路全长825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西起新疆和田站,一路向东穿越沙海,延伸至甘肃、青海和西藏交界的若羌县。
2004年,中国的铁路网运输了21.78亿吨货物,是世界上货运量最大的铁路网。
中国的铁路网是是世界上客运量最大的铁路网。
2024年1月至11月,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0.08亿人次,年度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40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大秦铁路从山西大同至河北秦皇岛,是年货运量世界第一的重载货运铁路。截至2018年12月28日,大秦铁路累计运送煤炭60亿吨。
2019年9月28日正式运营的浩吉铁路,全长1813.5公里,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浩勒报吉南站,途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七省区,终到京九铁路的吉安站。 这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
乌鲁木齐至喀什、包头至兰州铁路。 【源】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拨最高的铁路,同时还创造了以下多项世界纪录:
最长的高原铁路,全线总里程达1956公里。
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高原冻土铁路的最高时速(100公里)
首次提出了冷却路基、降低多年冻土温度的设计思路。
四川攀枝花钢铁厂生产的PG5过共析钢轨,是目前全球铁路线上强度级别最高、生产难度最大的钢轨。其抗拉强度和踏面布氏硬度均为全球最高。
2020年9月21日,由中铁工业宝桥集团研发的磁浮道岔通过验收。该道岔为单开可挠型右开道岔,全长近80米,宽近3米,转辙距近4米,直向通过速度达600公里/小时,是世界上通过速度最高的高速磁悬浮道岔。【源】
截至2024年底,中国高铁运营网总里程达4.8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唯一成网运行的高铁。中国也是世界上:
高铁动车组保有量最多的国家。
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中国是高铁安全运行规模最大的国家。到2021年底,全国铁路配备复兴号系列动车组1191组,累计安全运行13.58亿公里,运送旅客13.7亿人次。
上海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时速最高达到每小时431公里,世界第一。
2010年12月3日,北京至上海高铁运营列车试验时速达486.1公里,是世界上的最快的运营列车试验速度。【源】
中国的在建高铁规模世界第一。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国高铁通车里程将达4.9万公里,新增约8500公里,其中2023年达到峰值,约3000公里;2024年约2400公里,2025年约2100公里。
2014年11月26日通车的兰新高铁,横跨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全长1776公里,是世界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铁。
京沪高铁。
京广高铁。
哈大客运专线是世界首条运行于-40℃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设计运营时速为350千米/时,于2007年8月开工,并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通车。该线贯穿东北三省,连通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和东北最大港口大连。
京张高铁。
海南高铁是世界上第一条热带环岛高铁。
郑西高铁。
兰新高铁防风工程。
2022年8月9日,世界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在江西赣州市兴国县顺利竣工。试验线的建成标志着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的中低速、中低运量的新制式轨道交通系统的诞生。
中国的地铁运营总里程世界第一。
截至2024年12月底,中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5条,运营里程10945.6公里,车站6324座。
全世界地铁最长的十大城市有九个在中国。
全世界地铁最长的五十大城市有二十九个在中国。
截至2024年底,全球最长的地铁系统在北京,总里程为809公里。
中国是世界上城轨交通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共有49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73条,运营里程8837公里。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共有4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33条,运营里程7545.5公里,车站4660座,实际开行列车2528万列次,完成客运量175.9亿人次,进站量109.1亿人次。
北京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2019年总客运量达39.5亿人。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原名申嘉线,连接上海市西北地区,中心城,及浦东新区,单线里程为82.386公里,是世界上单线里程最长的地铁线路。
2013年开通的北京地铁十号线全长57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全地下站点地铁线路。北京地铁10号线为环线,共设45站,运行一圈需要104分钟。
2018年开通的运营中的广东广州地铁三号线机场北-番禺广场段全长65.31公里 ,是世界上地下线路最长的地铁。
天津地铁是世界最浅的地铁,最浅处仅3米。
江苏南京地铁是全球地铁5G覆盖里程最长的。截至2020年11月,南京市地铁线路总长378公里,运营的10条地铁线路已全面实现5G网络全覆盖。
2011年12月30日开通的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日最高客流达到108万人次,最大客流高峰断面达到3.74万人/小时,是世界上载客量最大的单轨交通线路。这条线路还是:
世界上运输效率最高的单轨线路。
单线运营里程最长的单轨线路——67.09公里。
跨座式单轨交通编组最大的列车——8编组列车。
高差最大的跨座式单轨线路——高差达100米。
创建了世界上首个国家单轨交通技术标准体系。
创建了世界上首个跨座式单轨高架区间综合平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