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激光三维强度关联成像相机,又称单像素三维照相机。
这种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光和电磁波的无规涨落性质进行成像——即量子成像,而不是传统的光学成像。它可以用于遥感成像、遥感设备小型化、侦测隐身战机,以及医疗影像等领域。【源】
2024年9月21日,世界首个百亿参数级遥感解译基础模型“空天·灵眸”3.0版正式发布。该模型可以精准提取遥感图像信息,并高效解译为可用产品,提高遥感数据使用效率。【源】
2024年7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等单位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御道口牧场等地组织实施“植被与土壤的水分遥感试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基于航空平台开展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分透视遥感试验。
【源】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2023年11月对外发布了地表太阳辐射近实时遥感监测系统。这是中国构建的世界最高精度地表太阳辐射监测系统,对于监测和预估太阳能发电量、辐射能量平衡、农业估产、人体健康、植被光合作用及固碳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将卫星遥感技术运用于数字贷款的国家。这套以卫星遥感技术为特色的农村金融风控系统,内部代号为“大山雀”。2020年,“大山雀”将正式全面在农村金融领域商用。
2020年,由清华大学宫鹏教授团队与AI平台企业商汤科技共同发布了中国首个3米分辨率地表覆盖制图产品,这是继30米分辨率地表覆盖制图和1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图后,双方在全球遥感制图领域完成的一次阶段性成果,也是世界上首次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世界级的遥感制图。 【源】
2017年,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宫鹏教授研究组与国内外多家单位合作以《有限全球样本稳定地表覆盖分类:迁移2015年的30米分辨率样本完成2017年的1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制图》为题撰文介绍了世界首幅1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制图方法与结果。 该产品目前已正式面向全球公开,可以通过PENG CHENG LABORATORY (pcl.ac.cn) 进行免费下载。
2014年月22日,中国政府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捐赠了世界上首个最高分辨率30米全球地表覆盖遥感数据。【源】
点开Land Cover Map (GlobeLand 30 - NGCC) | UN-SPIDER Knowledge Portal ,来自全世界的网友,可在世界首个全球高分辨率地表覆盖信息服务平台上,清晰地看到地球上任一地方的地表覆盖情况以及变化。
当国际同类产品分辨率最多达到300米时,中国的“全球30米地表覆盖数据”产品,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及分类精度等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全球变化研究和可持续发展规划等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9月22日,中国政府将这一历时四年研制的重要科学数据成果,作为联合国气候峰会礼物,与国际社会分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手中接受了这份数据大礼包的画面,一时传遍世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