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体育

每日人均步行步数最多

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在《柳叶刀》期刊上发布的一项全球日常运动量报告显示,中国人均每天步行6000步,世界第一。

历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上表现最佳

中国是历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上表现最佳的国家。该赛事至2021年共举办了41届,中国23次夺冠。

历届跳水世界赛表现最佳

中国是历届跳水世界杯赛表现最佳的国家,至2018年共夺得总共65块金牌中的46块。

女子跆拳道团体世界冠军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获得女子跆拳道世界锦标赛团体冠军最多的国家。截止2019年,中国总共获得6次。

最早的高尔夫球

  中国人发明了高尔夫球。古称捶丸。捶丸在很大程度上由步打球发展而来,却消除了步打球中的对抗性,更讲究技巧,而不追求身体对抗。宋辽金时期还有《丸经》一书,用32章、近1.2万字的篇幅,详细记载了捶丸运动的场地器具要求、比赛规则技巧,可谓当时人们竞技捶丸的实操手册。

  捶丸比赛前,要在场地上挖出球穴,称为“窝”,边上插有彩色旗帜作为标志。选手上场后,用球杖击打硬木球,击打出一定距离后,将球送入“窝”中为胜。计算输赢则以杆数为准。《丸经》规定为“初棒赢二棒,二棒赢三棒,三棒赢四棒是也”,用最少挥杆次数将球打进“窝”中者赢得比赛。

  根据《丸经》,捶丸比赛场地“地形有平者、有凸者、有凹者、有峻者、有仰者、有阻者、有妨者、有迎者、有里者、有外者”。选手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不同地形使用不同的球杖,有“正棒”“倒棒”“撺棒”“扑棒”“鹰嘴”“单手”等。不同球杖可打出不同力度、方向,一般站立打远球用“扑棒”;蹲下打近距离的球、且力求击球入“窝”,则用“撺棒”。

  由于捶丸使用球杖较多,人们还专门制作了盛放球杖的器具。据《丸经》,“扑棒”“单手”放置于“草囊”,“撺棒”“杓棒”盛放于“提篮”。大户人家还会让仆人专门跟随自己打球,专职负责携带球杖,现代高尔夫球童即起源于此。【

  儿童玩耍的高尔夫被称为“角球”。故宫博物院藏的宋代《蕉荫击球图》,描摹了两小儿在芭蕉绿阴下击角球的情景。

最早的跳水

中国人发明了跳水。

  据《因话录》,唐代江西南昌有名为曹赞的唱戏艺人,水性极好,能从“百尺樯”即帆船悬挂风帆的桅杆上“不解衣投身而下”,径直跳入水中,这就是现代高台跳水的起源。

  宋代还有“水秋千”运动。《东京梦华录》记载,“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将秋千架在画船船头。“一人上蹴秋千”,表演者踏上秋千后,身体借助秋千的晃悠摆动,寻找时机。“将架(荡)平,筋斗掷身入水”,在秋千摆动到几乎与顶架横木齐平时,表演者从秋千上凌空起跳,在空中完成翻筋斗等花样动作后,直插入水,“谓之水秋千”,类似今天花样跳水。选手跳水时,“左右军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还有会音乐伴奏。表演“水秋千”时,皇宫大内的宫女都会登上高楼,卷起珠帘,遥望观赏。宋人王珪有《宫词》云,“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帐殿前;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水龙船”。现代花样跳水起源于水秋千。

最早的保龄球

  中国人发明了保龄球。

  保龄球在中国古代称为木射,又称十五柱戏,是一种用手抛球的运动,现代保龄球起源于木射。唐人陆秉有《木射图》,记载了木射的比赛规则,可惜早已失传。幸好宋人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对《木射图》一书进行了简单的记录,让我们能一窥当年木射玩法。

  据《郡斋读书志》,木射一般在室内专用场地进行。场地一端放置15个筒形木柱,每个木柱上各写一字。其中10个用红笔写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5个用黑笔写上慢、傲、佞、贪、滥。木柱排列参差错落,中间间隙较小。比赛选手在场地另一端用力抛出木球,击倒木柱。击倒红字木柱者胜,击倒黑子木柱者败。倘若选手都击倒红字木柱,则以击中木柱个数多者为胜。

  木柱上的15字与当时社会公序良俗密不可分,“仁者胜,滥者负”的规则可见催人向善的良苦用心。木射将礼仪与技艺、体育与道德融为一体,寓教于乐的比赛规则设计,无疑是古代中国运动项目的重要文化底色。【

最早的曲棍球

中国人发明了曲棍球。古代称为步打球,由马球发展而来。唐代马球盛行的同时,用马球的球杖和蹴鞠的队形,杂糅二者运动规则,发明出步打球,即下马徒步持杖打球,亦称“步打”。宫女们经常在寒食节为皇帝表演步打球。《宫词》诗云,“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 。

最早的体操图谱

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导引图》。

最早的击剑

中国人发明了击剑。从战国时期开始,在各诸侯列国地区,剑的使用形成一个专门的领域,这就是击剑。到了汉代,击剑比赛就更兴盛了。在汉画像石中就有许多击剑图

最早的秋千

中国人发明了秋千。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项运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传入中原地区。 唐代《艺文类聚》记载:“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 。最早的秋千使用皮绳,因此写作鞦韆。

最早的摔跤

中国人发明了摔跤。中国摔跤运动最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存在,称之为“鬥”,其本义就是指两人徒手相搏,有技击、对抗的性质;甲骨卜辞中记载的有关商王及贵族亲自参与的“鬥”活动,是早期“武事”活动的主要内容。西周时期,摔跤称之为“角”,成为官方讲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磴口县布敦毛德沟中发现的一幅大型岩画中也有前3世纪匈奴时代所遗留下来的摔跤场景。岩画中两个男人赤裸着健壮的身体,在深山荒野中比试,两个人上肢相接,两腿相切。这是:

秦统一六国以后,广泛称之为“角抵”,并成为官方讲武的唯一内容。摔跤在晋代又被称为“相扑”,相扑运动在南朝刘宋时期(420-470年)传入倭国。【

宋朝还出现了“女子相扑” ,这是:

明代以后相扑多盛行“摔跤”这一名称。【

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秦国墓葬中出土的木篦上,有一幅角抵图。图中有三名男子,皆上身赤裸,下穿短裤,腰束长带。图右二人正奋力扑向对方,想将对方摔倒。图左一人侧身而立,双臂前伸,似为裁判,又似训练的指导。这是

五代五代调露子《角力记》一书是:

最早的相扑

相扑起源于中国。

座落于河南省新密市的打虎亭汉墓中,有一幅《相扑图》,是世界上最早有关相扑的实证。证明早在东汉时期,相扑运动在中国就已经出现,并且相当流行 【

最早的马球

中国人发明了马球。2012年,在江苏睢宁发现了6块东汉时期的画像砖,上面有明确的打马球图案。画面中的马球手正奋力挥杆击球,马匹后蹄腾空,前腿直探,全力奔跑,极富动感。 【

最早的健身球

中国人发明了在手里盘着玩的健身球。

1965年在成都红牌楼的一座明万历时期的墓中,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健身球。这两个球以水晶制成,直径分别为6.8厘米、5.8厘米,现藏四川博物院。

最早的运动服

中国人发明了专门用于体育比赛的运动服。

敦煌遗书P.2544中有一首诗《仗前飞·马球》:
……
青一队,红一队,轲比玲珑得人爱,前回断当不赢输,此度若输没须赛。
脱绯紫,着锦衣,银镫金鞍耀日晖,场里尘飞马后去,空中球势使前飞。
……

参加马球比赛的队员,比赛前换上专用的运动服,两队队服颜色不同用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