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坛

祭坛

最大的古代祭祀建筑群

北京天坛公园现有面积为205万平方米,保存有祈谷坛、圜丘坛、斋宫、神乐署四组古建筑群,有古建筑92座600余间,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天建筑群。

最古老的祭坛

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东门豁口角城内,有一个用黄色纯净土筑造的建筑基址,这就是城头山古城的祭坛。黄土祭坛长径25米,短径已露出的部分为10米,总面积达250平方米,已测知最大高度达1米;祭坛略呈椭圆形,是在平地堆筑夯打而成。祭坛台面中间高,由中心向四边沿倾斜。此祭坛几乎与城头山一期城墙同时起建,距今已经有6300年的历史。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祭坛。

祭坛在建造之前,地面经过了认真的清理——先铺垫一层陶片和红烧土碎块,然后再铺一层较为纯净的黄褐色土。祭坛由纯净黄土堆筑而成,从这些可以感知到古人建设黄土台时的仪式感、敬畏感和慎重行事。

在祭坛较高部位有5个圆坑,其中3个由西北向东南成直线排列,距离均为4.5米;中间一个坑与不成直线的另两个坑构成等边三角形排列;这五个坑中置放有大块卵石。在祭坛至高点有一个径近1米,深0.2米,底部平整、圆边极规则的坑,在坑中也平放着一块椭圆形的大卵石。

在祭坛的东北方向也有三个坑,一个为圆形,两个为方形。有两个深度达1米以上的坑内层层叠放了大量的陶器,有圈足盘、罐、钵、碗等。此外,还有大量的黑灰填置其内,这些黑灰厚达数十厘米,全部由稻米和稻叶炭化所致。另一座方坑较浅,内堆有许多大块红烧土。这一切,都成为当时人类进行祭祀活动的有力证据。

祭坛东侧的坡角下还垫筑了一部分红烧土以做加固之用。在祭坛东侧的斜坡上留下了一个较厚的黑灰层,黑灰中含较多的兽骨,有些为大型动物骨骼,如牛、犀牛的肩胛骨、腿骨,还有少量陶片、黏土和火烧土块。这些表明黑灰层主要由灰烬堆积而成,应是祭祀行为所致。

靠近祭坛中心处,发现了数十具屈肢葬的人骨架。屈肢葬就是把四肢弯曲折断后埋葬。有的身首分离,有的反绑双臂,并且都没有随葬品。其中一座墓的骨架葬于一大圆坑中,骨架下有黑色板灰,疑原有葬具。坑内随葬有牛的下颚骨和鹿牙,但没有陶、石器,专家考证为巫师。其他几座屈肢葬墓均一无所有,极可能为祭祀的人牲。这种屈肢葬墓,实际是人祭坑。

祭坛以实体的形式反映了城头山人对宇宙的认知水平和他们的宇宙观,是城头山城国文明的重要证明材料,是城头山城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的重要反映。

敖包

最大的敖包

敖包是用石头堆积的蒙古族人祭祀建筑。

世界上最大的敖包“银肯敖包”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银肯塔拉旅游区南4公里处,呈圆锥形,共八层,主体莲花瓶为纯铜铸造。其最大直径43米,最高处28米2009年5月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