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学

机械学

最早的发条

中国人发明了发条技术。

明朝戴进(1388-1462)《太平乐事》册页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一共十开,依序有「婴戏」、「骑牛」、「捕鱼」、「娱乐」、「戏耍」、「试射」、「耕罢」、「观戏」、「木马」、「牧归」等各式不同的主题。其中「木马」一图中,童子开匣放出木马,小木马奔驰而出。小木马能自行,无线操控,说明采用了发条技术加齿轮。

最早的滚球轴承

元代郭守敬发明的简仪,使用了世界上最早的滚球轴承。

最早的机械图纸

北宋苏颂所作《新仪象法要》一书,将水运仪象台的总体和各个零部件采用绘图的方式加以说明。那些详细的透视图和示意图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早最完整的机械图纸。根据这些图纸可以准确地复原出当年的水运仪象台。

最早的活塞

宋朝发明了唧筒。《武经总要》记载,唧筒“用长竹,下开窍,以絮裹水杆,自窍唧水”。意思就是,水杆上裹着棉絮,类似于活塞,通过拉动,从而将水从唧筒的开口处吸上来,再按下去就能喷水。这说明,唧筒是可以吸水和喷水的工具。 唧筒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塞。

最早的单向阀

北宋在冲击式顿钻钻井中所使用的工具泥筒与汲筒,均采用了熟皮制成的单向阀,入水则启,出水则闭。因岩砂和泥水在筒内下坠,熟皮受压紧贴简底,不泄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单向阀。

最早的热力机械

最早的热力机械是北宋以前就已出现的“走马灯”。这也是最早的汽轮机。

最早的曲柄连杆

上海博物馆藏的北宋(或说五代)《闸口盘车图卷》 中描绘了“水击面罗”,是磨坊用来筛面粉或茶末的工具。“水击面罗”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将水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面罗的往复运动的,又通过设立撞柱让面罗撞击,使面罗有力地抖动,从而产生筛面的动能。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曲柄连杆。

最早的曲柄

已知最早以艺术型式描述曲柄把手是来自西元前1世纪汉朝的农家绿釉陶陪葬模型。

最早的皮带传动

世界上最早关于皮带传动的记录是汉朝杨雄在于西元前15年所作《方言》中提到的卷纬机。通过一个皮带传动的大滑轮带动小滑轮,卷纬机可以将丝纤维缠绕在锭上,为纺梭作准备。

最早的链条循环传动

东汉哲学家王充提到的链泵,是世界上最早的链条循环传动装置。

最先发明水轮

水轮是以流水为动力,进行旋转的动力装置,又称“水车”。中国人至迟在西元前1世纪就发明了水轮。在发明水轮的基础上,中国人又发明了水碓、水磨、水力大纺车、水转筒车、水转龙骨水车等各种机械。

最早的万向支架

公元前140年,房风发明了万向支架万向支架又称常平支架、平衡环。公元189年丁缓改进了万向支架,用于被中香炉。后来万向支架传到了欧洲。到公元9世纪,著名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等人应用该装置的原理造出了万向接头,就是这项发明使汽车的自动能量传输成为可能。中国人发明的万向支架比西方领先700年左右。万向支架也是现代陀螺仪的基础。【

最早的棘轮

洛阳东周王城粮仓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棘轮,距今2300年。

齿轮的造型为外圆内方,轮径4.2厘米、方孔边长2.5厘米,外面的齿轮为圆型,周围是40个斜齿,里面的方形显然是安装在方形木轴上。钩卡则呈弓状,一端有用来安装圆轴的圆孔,另一端有钩爪,背部有小圆鼻,长5.9厘米。这套齿轮、钩卡保存完整,显然是某个机械上的精密的制动零件。

最早的滚动轴承

秦汉时期的“轴受”具备内腔结构,可以放置滚子。这种“轴受”被认为是人类制造的初代滚动轴承。

世界上最早的滚动轴承是陕西农村发现的公元前2世纪具有内腔的环形青铜制品。

山西永济薛家崖也出土了三件汉代铜制轴承,在轴承内分出四格或八格的环形槽,格内残存有似为滚珠的铁粒。 

最早的弹簧

中国人发明了弹簧。

河南信阳出土了一批春秋时代的弹簧,由锡铅合金制成。与这批弹簧同时出土的还有与箭镞与丝线。箭矢、丝线、弹簧及用于缠绕丝线的磻,共同组成一套古代田猎时用于弋射的器。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也出土了大量弋器,上有数以千计的金属螺旋式弹簧,其制作材料或为金丝,或为铅锡合金。类似的弹簧还在湖北襄阳、当阳两地,以及安徽六安等地的春秋末期到战国中期的墓葬之中均有发现。 

最早的滑动轴承

战国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轴瓦(釭),并采用木材与金属组合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滑动轴承。轴瓦的发明减小了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提高车轮转速,延长了车轮使用寿命。

最早关于润滑剂的记载

春秋时代的《诗经·邶风·泉水》篇中, 有“载脂载辖,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辖在古代解释为“车轴端键”。用于古车上,它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销钉,穿过轴端,可以将车轮“辖”住,使车轮轴向固定;而“脂”就是指润滑剂。这几句诗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用油脂,将车轴润滑,在轴端,把销钉检查,驱车远行,送我回家 。快快地赶到家乡卫啊!切莫让我问心有愧。这是世界上有关润滑剂使用的最早记载。

最早的桔槔

世界上最早的桔槔,是春秋时代发明的,这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来提水的装置。

最早的齿轮

中国人发明了齿轮。

距今约4500年的陶寺遗址就已出土了铜齿轮形器。到了汉代,已有精密的机械加工,齿轮是组成机械装置的重要部件之一。不仅有青铜、铁等不同材质,还有细分用途的正齿轮、人字形齿轮及用于制动的棘轮。棘轮可用于水车、辘轳、吊车等。而记里鼓车、指南车、浑天仪等都是具有齿轮传动机件的典型装置。

著名的中国古代齿轮实物还有:汉文帝霸陵出土的青铜齿轮、郑州博物馆藏汉代铁齿轮、1974年陕西永寿县出土的汉代铁齿轮等。

最早的自动离合装置

相传早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发明了指南车。指南车的工作原理是齿轮传动及自动离合装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离合装置。֍ 

最早的轴承

中国人发明了轴承。

2010年3月跨湖桥文化遗址发现的木质陶轮底座,距今80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