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

纺织

 首款快餐盒再生丙纶面料

2023年,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科学家创造性地把废旧聚丙烯餐盒通过加工改性,制备得到超细丙纶纤维,并做成了具备快干功能的面料,以及T恤成衣。 

这是世界上首款快餐盒再生丙纶面料。【

最细的纱线

世界上最细的纱线是2017年溢达集团研制的700英支棉纱。

最细的苎麻面料

世界上最细的苎麻面料是2011年湖南华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研制的500苎麻面料。

最早的药枕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辛追墓 )出土的黄褐绢地“长寿”绣枕,内填佩兰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枕

最早的印绘结合的丝织品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印花敷彩纱用印花和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在轻薄的平纹组织丝织物方孔纱上进行印染加工而成。墓内出土的绵袍,有三件以印花敷彩纱作为面料。这是当时贵族妇女一种华丽的时装用料。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丝织品

最早的三版套印丝织品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两幅单幅的金银色火焰纹印花纱,又名为泥金银色火焰纹印花纱 ,是世界上最早的三版套印丝织品。

最早的起绒织物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绒圈锦,是迄今考古发现中最早的起绒织物。如果用刀将绒圈锦的环圈割开,绒经线散开,就相当于提花丝绒绒圈锦是后世绒织物如天鹅绒等的前身。

最早的格子图案织物

新疆哈密五堡墓地出土的西周 "红绿格纹斜褐" ,是世界上最早的格子图案织物,距今三千多年。苏格兰人16世纪才开始有这样的图案,称为Tartan plait,即来自鞑靼。欧洲人在利玛窦来华以前只知道鞑靼,就是中国。 【

最早的人工脱胶麻织品

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麻布残片,距今34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脱胶麻织品。麻纱中胶质韧皮含量很少,说明3400多年前中国人已掌握了韧皮纤维脱胶技术。

最早的编织品

浙江省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的芦苇席,距今6645-6775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编织品,也是世界上:

最早的编织品遗迹

河北省磁山遗址房基器物中,有一烧土块,沾有清晰可辨的席纹,说明在7000年前这一带即编制苇席。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编织品遗迹。

丝绸

唯一的八世纪波斯文字织锦

青海都兰县吐蕃墓葬群发掘出了大量丝织品等文物。丝织品有350件残片,图案达130种,织造精美。其中由中亚、西亚织造者占14%。而以浓厚异域风格的粟特锦为数较多,还有一件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唯一的、八世纪波斯文字图案织锦,其文字是中古波斯人使用的钵罗婆文字。

最早古老的织金锦

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发现的唐代的织金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织金锦实物。用这种织金锦制作的大红罗地蹙金绣袈裟和蹙金绣大团花拜垫,精美异常,织金绣裙为“武后”的供佛之物。

最早的锦缎

西汉初期,成都地区的丝织工匠们在织帛技艺的基础上,首先发明了用多种彩色丝织成的多彩提花织物。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锦缎。

最早平纹绉丝织物

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平纹绉丝织物,距今340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同类织物。它证明早在西元前14世纪,中国人就已掌握将蚕丝纺纱加捻、织成后使之缓劲,产生绉纹的纺织技术。

最早丝绸

中国最早的丝绸不是穿衣服用的,而是作为一种通天地的神圣物品,体现了一种原始的崇拜,古人认为,蚕的破茧而出象征着得到再生,因此用丝绸包裹着死去的孩子灵魂可以升天。

世界上最古老的丝绸是河南荥阳汪沟遗址出土的丝织品,用于包裹儿童身体,距今5500年。在汪沟遗址清理的7个瓮棺中,考古人员在其中5个中发现了碳化丝织品。当时中国的丝绸技术已趋于成熟,而非初始。出土残片中有一块“绫罗绸缎”中的罗织物,且经过了染色处理,在织法上采用了较为复杂的绞经结构。为防止掉色,古人对这块染色罗进行脱胶,生丝脱胶后称熟丝,这块罗也是:

河南荥阳青台村遗址丝织品,距今5300~5500年。
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丝织品,约为西元前3310年。
福建武夷山白崖船棺丝织品,约为西元前1840年。

最早的蚕丝

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龚德才教授的研究团队,在对河南贾湖遗址两处墓葬中的人类遗骸腹部土壤样品检测中,发现了蚕丝蛋白的残留物。结合遗址中发现的编织工具和骨针综合分析,当时的贾湖居民可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编织和缝纫技艺,并有意识地使用蚕丝纤维制作丝绸。该遗址距今900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蚕丝。

最早的缫丝工艺

缫丝是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原始的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盆、筐就是原始的缫丝器具。

中国人发明了纺织技术。 传说黄帝之妻、西陵氏之女嫘祖,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 仰韶文化遗址中已经出土纺轮,用来纺丝和麻。汉代发明纺车,初为缫丝卷线,后来用于纺棉,13世纪传入欧洲。֍ 

纺织技术

最先发明“降温母粒法”纺丝技术

1978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最先发明降解促进剂以母粒的形式加入商品聚丙烯树脂中进行丙纶纺丝的方法,即“降温母粒法”纺丝技术。该方法解决了长期未能解决的丙纶纺丝温度过高的关键技术问题,大幅度提高了纤维的生产效率。1980年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

最早的水力纺车

元朝王祯《农书》 记载,中国人发明了水转大纺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纺车。【

水转大纺车被广泛用于生产实践之中。“中原麻苎之乡,凡临流处所多置之 ” 。因此,中国也是:

最早的脚踏纺车

脚踏纺车是中国人利用偏心轮在手摇纺车基础进行的革新。世界上最早的脚踏纺车形象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约345—406)为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画的配图。原图虽已失传,但历代均有《列女传》翻刻本可据 

元朝初年,黄道婆将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大大提高了纺棉的效率。这比英国人发明的珍妮纺纱机早了400多年。

最早的轧棉机

元朝初年,黄道婆发明了轧棉机,名为搅车。载于元代王祯《农书》的农器图谱十九中。

最早的地毯栽绒技术

中国人发明了地毯栽绒。

1980年新疆罗布泊西岸楼兰故城东七千米高台墓地二号东汉时期墓出土了一件双面栽绒地毯残片,色彩有紫红、粉红、橘黄、中黄、草绿、深蓝、墨绿、羊毛本色八种,地经为双股左捻羊毛结,每厘米七根,地纬为八股并用的无捻羊毛线。栽绒方法是每两根地纬嵌结绒纬一根,一正一反为一组,使用凵字形打结法对地经隔行拴结,正面显示花卉纹,反面为深蓝地。这是世上最早的双面栽绒地毯。

最早的花本式提花机

东汉时期,中国发明了花本式提花机,又称花楼国古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它用线制花本贮存提花程序,再用衢线牵引经丝开口。花本是提花机上贮存纹样信息的一套程序,它由代表经线的脚子线和代表纬线的耳子线根据纹样要求编织而成。上机时,脚子线与提升经线的纤线相连,此时,拉动耳子线一侧的脚子线就可以起到提升相关经线的作用。织造时上下两人配合,一人为挽花工,坐在三尺高的花楼上挽花提综,一人踏杆引纬织造。东汉王逸《机妇赋》中,用“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动摇多容,俯仰生姿”来形容织工和提花工合作操纵提花机的场面。 

最早的织物印花工具

广东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两件印花铜板模,距今22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套织物印花工具。它由大小两件凸板组成,背面均有穿孔的小钮用以穿绳,便于执握。大的为主纹板,形如火焰;小的突板为定位板,像一个“人”字。出土时,它的周围有大量的碳化丝织物,纹样与板模一致。

最早的提花机

中国人发明了提花机。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西汉时期墓地,出土了台木制提花织机模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机模型。֍ 

最早的织布机

中国人发明了织布机。最早的织布机纺织品来自楚国,可追溯至西元前400年。

最早的纺纱工具

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纺坠,距今已有80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纺纱工具。纺坠也叫纺缚。商代甲骨文中已经有了纺缚的象形文字,这是:

纺轮主要是由陶质、石质制成的圆饼状,直径5厘米左右,厚1厘米,也叫“纺专”、“专盘”,中间有一个孔,可插一根杆。纺纱时,先把要纺的麻或其他纤维捻一段缠在专杆上,然后垂下,一手提杆,一手转动圆盘,向左或向右旋转,并不断添加纤维,就可促使纤维牵伸和加拈。待纺到一定长度,就把已纺的纱缠绕到专杆上。然后重复再纺,一直到纺专上绕满纱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