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发明了船。
浙江杭州跨湖桥遗址发掘出的独木舟以松木制成,距今约八千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船。
2025年1月5日交付的"二航长青号"打桩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打桩船。这艘船总长130.5米,型宽40.8米,型深8.4米,桩架高度150米,可打最大桩重700吨、直径7米的桩基。该船适应外海恶劣海况下施工要求,用于海上风电高桩承台桩、导管架桩以及大型梁桩基等施工。
"二航长青号"是:
世界上桩架最高的打桩船——150米。
世界上吊桩能力最大的打桩船——可打重700吨、直径7米的桩基。
世界上施打桩长最长的打桩船。
抗风浪能力最强的打桩船。
世界上最大的打桩船油缸——重385吨,直径近2米,总长28米。
(2022年交付的打桩船“一航津桩一号”船长124米,型宽39米、型深8米,桩架高142米,可打重700吨、直径6米的桩基。)
2024年11月29日,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成功交付了世界首艘商用 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 “北极光先锋”号。
该船专为挪威北极光公司碳捕捉与储存项目建造,是全球首艘专门用于液态二氧化碳运输和海洋封存的船舶。【源】
2024年11月5日,两艘740标准箱纯电动敞口集装箱船在江西湖口县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吨级纯电动高端智能海船正式进入建造阶段。
该型船总长127.8米,型宽21.6米,型深10.5米。船只配置10个箱式电池作为动力来源,停靠港口时通过高压岸电充电或吊装箱式电池实现快速换电。同时,船只配置了光伏系统提供可再生能源,可实现营运及靠泊装卸货零排放。该型船还具备智能集成平台、智能机舱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具有实时船周视角、全天候航行视觉感知、航线规划、无人驾驶、自主避碰、驾驶模式切换等功能,集绿色、高效、智能特色于一体。 【源】
2024年8月12日,汽车滚装船“礼诺极光”轮首航,顺利驶离江苏南通海门长江码头。该轮由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建造,可载9100辆汽车,配备一台低速双燃料主机和三台双燃料发电机,可使用液体天然气和常规燃料,还获得了挪威DNV船级社“氨燃料就绪”和“甲醇燃料就绪”入级符号,同时也是:
世界上首型可使用碳中和燃料的汽车运输船。 【源】
(中国船舶集团于2024年1月所建“上汽安吉申诚号”汽车滚装船有7600车位。)
自主伴航——是指有人监控状态下、由系统自主锁定并自主操控船舶接近目标、伴随目标、直至并靠目标的行为。
2024年4月8日-13日,“津港轮36”在日照海域开展了自主伴航实船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 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实现,标志着世界首艘具备自主伴航功能的高度智能化拖轮已初步具备投入实际生产运营的条件。 【源】
2024年1月18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研发设计,中远海运特运与中信金租合作订造的22艘世界最大84500吨多用途纸浆运输船项目首制船在马尾船厂开工建造,再次刷新了全球多用途纸浆船大型化纪录。 【源】
2024年1月,浙江皓友造船有限公司为中交上海航道局建造的“交通建设十号” 交付。该船是世界上最大、科技含量最高、功能最齐全、数字化程度最高、水下作业最深、铺排最宽,以及铺排的翻板、导梁、卷筒最长的多功能铺排船。
该船船长116.60米,型宽 25.00米,型深6.30米,设计吃水3.50米,最大铺排宽度54米,铺排长度300米,充灌能力每小时1000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为30米,为单甲板、钢质焊接及首楼式非机动多功能铺排船,适用于不同环境条件的围堰造陆、水上建筑物工程的“软体排铺设”与“袋装砂充灌”施工。同时,该船还预留用于“沉箱抛石”、“打设水上排水板”的改造空间与接口,且自带螺旋桨,可辅助移船、助航和紧急避险功能。该船首次开发应用铺排作业自动集成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控制,通过自动锚泊定位,和系泊控制系统、铺排控制系统、机械臂式充灌控制系统等子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多方协同控制完成铺排作业全过程,系统集成的工作效率、高科技汇聚的机械配置、智能化的安全作业,数字化的技术操作,堪称围海造地的“国之重器”,被上海航道局誉为“上航利器”。 【源】
2024年1月13日,中国首艘投运的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轮在完成改造后驶抵上海港。“海港致远”轮由上港集团所属上海上港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持有,是目前世界上已投运的最大甲醇加注船,共有12个货舱,2个slop舱,货舱采用Marineline特涂,总舱容16000m³。船舶总长139.98米,型深11.2米,型宽20.2米,具有安全、低蒸发率和环保等特点,是甲醇船舶运输和加注技术的创新集成,既能运输甲醇,又能为其他船舶及终端加注甲醇,可以为甲醇动力燃料的国际航行船舶提供船对船加注服务和支持集装箱同步装卸,大大节约国际班轮在港口的周转时间。【源】
2023年12月18日,世界上最先进的大洋钻探船正式命名为“梦想号”。梦想号总吨约33000吨,总长179.8米,型宽32.8米,续航能力15000海里,可抵御16级台风海况,具备海域11000米的钻探能力,大洋科学钻探能力世界领先。【源】╬24
“梦想号”是:
世界上钻探深度最深的船舶。
船上还建有:
世界上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船载实验室。
2023年11月28日,扬州中远海运重工为中远海运发展建造的两艘700TEU电动集装箱船在扬州顺利命名交付。 这两艘船分别命名为“中远海运绿水01”及“中远海运绿水02” 。
该型船全航程采用电池动力推进,总长119.8米,型宽23.6米,最高航速19.4公里/小时。其电池总容量超过5万千瓦时,可通过箱式移动电源进行换电续航。
“中远海运绿水01”轮固定往返于南京至洋山港。
该型船是世界首艘万吨级电动集装箱船。在电动集装箱船总长、型宽、装箱数、载重吨及电池容量方面均是世界第一。【源】
2023年12月23日,世界上最大的双燃料动力系统耙吸挖泥船“新海鲟”轮下水。
“新海鲟”号总长155.7米、型宽32米、型深13.5米,满载吃水9.9米,设计泥舱最大舱容17000立方米。【源】
2023年12月,江南造船集团发布了全球首型、世界最大24000TEU级核动力集装箱船船型。该船型使用了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钍基熔盐反应堆设计,具备核动力装置总成回路压力较低、安全性较好的优点。而在推进系统上则使用了全电推进方案,双电机驱动双轴双桨,装机功率大,航速高,操纵性好。 【源】
2023年11月20日,5400马力的全球最大马力纯电拖轮“云港电拖二号”在连云港交接启用。该船总长达39米,宽10.8米,满载吃水4.8米,电池装机容量达到7224千瓦时。 【源】
上海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和新加坡东太平洋航运公司2023年5月宣布,江南造船接到东太平洋航运公司的订单,建造4艘9.3万立方米的液氨运输船。这是世界上最大型的液氨运输船。【源】
2023年5月26日,中国船舶大连造船自主设计的全球第一艘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正式交付。 该船总长364米、型宽64米、型深33米、排水量46万余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尺度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船。 【源】
(2023年7月1日,在江苏启东中远海运码头出坞的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长335.31米,型长328.2米,型宽60米,型深33.515米,排水量达46万吨,最大储存能力为140万桶原油。)
2023年6月12日,全球首艘M350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Bcalhau”号在辽宁大连开启首航。该船总长364米,型宽64米,型深33米,设计吃水22.65米,排水量46万余吨,甲板面积达17400平方米,相当于三个标准足球场。每天可以处理原油22万桶,相当于占地10平方公里的陆地油气加工厂。 该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船。【源】
世界上最大的液化气船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为新加坡Petredec公司建造的93000立方米双燃料液化气运输船(VLGC),它的容量相当于37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比之前的86000立方米VLGC大了8%。2023年4月26日交付船东。
全船总长230米,型宽36.6米,面积超过了一个标准足球场。它的服务航速为16.5节,使用双燃料动力,燃油续航可达23000海里,油耗和气耗都达到国际领先,并满足国际海事组织的最新排放要求。 【源】
2023年12月19日,中国船舶广船国际为意大利Onorato航运集团旗下Moby Line航运公司建造的2500客/3850米车道客滚船“莫比·传奇”号(Moby Legacy)在广州南沙龙穴岛启航。这艘船超过70000总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豪华客滚船。交付后将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热那亚、奥尔比亚以及里窝那之间的航线运营。
(中国船舶广船国际2023年为Moby Line航运公司建造的客滚船"莫比·幻想"号为2500客/3800米车道。)
2023年,3月30日,中国船舶大连造船设计建造的全球最大级别穿梭油轮“诺思先锋”轮在中国船舶大连造船正式交付。“诺思先锋”轮载重15.5万吨,总长279米,型宽48米,型深23.7米,采用行业领先的动力定位技术和全新一代艏装载系统,可安全高效地从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进行装卸载作业,且能耗低、操纵性好。【源】
2023年3月29日,世界上最大的远洋通信海缆铺设船“龙吟9号”在江西九江瑞昌下巢湖下水。船舶采用全电推进和动力定位控制系统。船舶全长155米、宽23.2米,续航能力为60天,最大航速15节,一次性载缆量可达10000吨,可以一次性完成人中国跨越太平洋的光缆铺设。【源】
2023年3月,全球最大木屑船“菩提树”(CL BANYAN)轮成功交付,开航出江。“菩提树”轮是江苏扬州中船澄西建造的载重70000吨木屑船,总长215米,型宽37米,设计航速14.5KN,是全球最大的木屑船。 【源】
2023年3月9日交付的超大型集装箱船“鑫福102”轮(MSC IRINA 地中海伊琳娜),总长399.99米,型宽61.3米,型涳33.5米,龙骨以上最大高度78.1米,甲板面积达24000平方米,相当于3.3个标准足球场,最大堆箱层数可达25层,相当于22层楼的高度,一次可装载创纪录的24346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该船由由扬子江鑫福造船厂为地中海航运公司(MSC)建造。该船型共6艘。包括“鑫福103”轮、“鑫福104”轮等。【源】
(江苏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建造的“东方瓦伦西亚”号,最大容量为24188标箱 )
(沪东中华船厂建造的”泰萨”轮,最大容量为24116标箱 )
(台湾省长荣海运拥有的A级货柜船,最大容量为23992标箱。)
2023年1月4日,中国船舶大连造船为招商轮船建造的30万吨超大型油轮“凯辉”轮正式命名交付。 “凯辉”轮是全球首艘配备气层减阻系统的超大型油轮。
气层减阻系统是一种创新节能技术,通过在船底形成均匀稳定的气层,达到降低船舶摩擦阻力和主机功率的目的 【源】
2022年9月,世界首艘纯超级电容动力渡轮——崇明长横纯电容渡船“新生态”号顺利抵达上海崇明。这艘纯电动、零排放的渡轮由中国船舶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开发设计,2022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源】
2022年9月24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船集团联合中船贸易为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轮船建造的30万吨全球首艘双翼动力风帆超大型油轮“新伊敦”轮正式命名交付。【源】
2022年7月15日,为“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迁移定制的专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在江苏南通制造完工,驶回上海交付。这是世界上首条古船整体打捞专用工程船。
2022年5月20日,世界上首艘十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一号”在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交付运营。这艘船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载重量10万吨,设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9万吨,以“船载舱养”模式开展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黄条鰤等名优鱼种养殖,设计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
2022年5月16日,由中集来福士为瑞典航运巨头Wallenius SOL公司建造的5800米车道双燃料冰级系列滚装船的第一艘RORO 1# 项目离港启航。该系列滚装船船长241.7米,宽35.2米,车道5800米,航速20节,装备有两个685立方C型LNG储罐,配置高效的LNG双燃料推进系统。交付后将在欧洲海域运营,可在冰层厚度超过1米的恶劣海域中正常行驶。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冰级滚装船。【源】
2022年4月27日,东方物探全球首艘大型DP浅水特种勘探船“BGP创新者”号,在大连完成建造并顺利下水。该船最浅作业水深可达5米,是目前全球唯一一艘浅水大型海底节点特种勘探船。
2022年4月22日,智能航行300TEU集装箱商船“智飞”轮在山东青岛港首航。该船由青岛造船厂承建,是世界上投入运营的最大吨级智能集装箱船,具有人工驾驶、远程遥控和无人自主航行三种驾驶模式。
2022年3月29号,纯电动游轮船“长江三峡一号”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新港首航。该船长100米,共四层,总宽16.3米,乘客定额1300人,配备7500千瓦时船用动力电池 ,一次充电可续航100公里,是世界上动力电池容量最大的纯电动游轮。这艘游轮也是:
世界上第一艘用高压充电低压补电方案的电动船舶。
2023年2月28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打造的全球首艘大容量电池混合动力客滚船在广州南沙建成交付。这艘船燃油发电推进模式和电池推进模式可实现一键切换,是目前建成的全球首艘大容量电池混合动力推进的双头船舶,电池装船容量达到 8.8兆瓦时。
船长 230.5 米,型宽 30.8 米,服务航速达到 20.8 节,一次可以搭载 1500 名乘客和 700 多辆各类型车辆。其艏艉结构完全对称,可以实现艏艉双向航行,可有效缩短船舶进出港时间,提高运营效率。【源】
2022年2月28日,大船集团为中远海运能源建造的全球首艘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超大型油轮(VLCC)“远瑞洋”号正式交付。
该船总长约332.6米,型宽60米,型深30.5米,设计吃水20.5米,服务航速15节,载重量约31.8万吨。该船以LNG为主燃料,辅以燃油,推进系统采用WINGD低压双燃料主机,并配置双燃料发电机和双燃料锅炉。【源】
2022年1月月上旬,由中集来福士为荷兰西特福船运公司建造的Y-Type半潜式游艇运输船在龙口基地码头交付。这艘船目前由荷兰阿姆斯特丹DYT超级游艇运输公司运营,被命名为“游艇仆人”(Yacht Servant)。该船总长21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游艇运输船。【源】
2021年6月8日,世界上最大火车专用运输船“切诺基”号(CHEROKEE)在广州交付。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切诺基”号,总长180米,宽38.6米,高达16.2米,设置两层火车甲板。船体两层甲板上都密布着火车轨道,轨道总长度达2500米,可一次性载运200节火车车厢(单节车厢长14米),载重量超过2万吨,堪称“火车航母”。该船采用全上全下的方式装卸火车,并且针对码头轨道与船上轨道的对接问题,创造性地设计了变轨装卸功能,并配备专门的火车绑扎设备,装载效率高,2小时内可完成136节车厢的装卸要求。
2022年11月15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中国首艘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改造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该船容量为3万立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加注船。【源】
(液化天然气加注船“海港未来”轮, 容量为2万立方米。)
(液化天然气加注船“天然气·活力”号,容量为1.86万立方米。)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建造的液化天然气加注船“天然气·活力”号,容量为18600立方米,总长135.9米,宽24.5米,深16米,2021年10月31日交付使用。该船每小时加注速率可达2000立方米,是世界上加注速率最快的液化天然气加注船。
“天然气·活力”号理论上能在 13小时左右为一艘23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完成加注。【源】
2020年11月12日, “天然气·迅捷”号在16小时内为23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达飞雅克·萨德”号完成世界最大流量的单次LNG燃料加注服务。
“天然气·迅捷”号由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建造,于2020年4月30日正式交付使用。【源】
2019年9月26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中交一航局建造的深中通道核心装备自航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一航津安一号”在龙穴厂区顺利交船。这是世界首艘集沉管隧道浮运安装于一体的专用船舶。【源】
2021年8月31日,9.9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乙烷运输船在江南造船的3号船坞下水。这是世界上舱容最大的乙烷运输船。这也是:
世界上第一艘国际海事组织B型舱超大型乙烷运输船
2021年9月14日,300标准箱集装箱商船“智飞”号在青岛顺利开展海上测试。该船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智能航行船舶。“智飞”号总长约110米,型宽约15米,型深10米,设计航速为12节。该船具有人工驾驶、远程遥控驾驶和无人自主航行三种驾驶模式,能够实现航行环境智能感知认知、航线自主规划、智能避碰、自动靠离泊和远程遥控驾驶等功能。
2021年9月,中国船级社(CCS)授予中航国际控股有限公司85000吨散货船二代稳性附加标志SGISC,这是国际海事组织(IMO)《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暂行指南》发布以来,全球首艘正式应用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的新造船,也是CCS首艘授予相关附加标志的船舶。
2021年8月12日,中国船舶大船集团举行为日本三井海洋开发公司(MODEC)改装的Guanabara MV31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交船仪式。 该项目是全球首次船体改造、模块建造以及模块整合集成在同一船厂执行。近4万吨的上部模块、140米高的火炬塔、1200万立方米的气体处理量、9台燃气透平……诸多指标已然成为当前FPSO业界内的最重、最高、最大、最多的冠军纪录。
2021年9月,台湾长荣海运“长范”轮(Ever Ace)完成欧洲首航,该船总计运输21718TEU,创下世界上最大的单船实际装载箱量。
2021年7月20日,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号在广州开工建造,并于2022年5月18日下水。该船长88.5米,型宽14.0米,型深6.1米,设计吃水3.7米,是世界上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源】
2021年4月30日试航成功的”昊海龙“号挖泥船,是世界上首艘由船级社颁发智能符号的智能型挖泥船。该船是超大型自航绞吸船,配置了双机双桨,双转动导管舵、全电力驱动,可无限航区调遣。总长148米,型宽29米,型深9.2米,总装机功率25260KW。该船最大绞刀功率7800KW,最大挖深38米,最大排距15公里,配置了挖岩、挖粘土和挖沙等3种不同类型的绞刀,可实现五速操控的柔性钢桩台车以及重型桥架,可开挖抗压强度在50兆帕以内的中弱风化岩。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廿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全球最大两万四千标箱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首制船,在长兴岛西部厂区一号船坞顺利出坞。
该型船总长三百九十九米,型宽六十一点三米,型深三十三点五米,设计吃水十四点五米,最大载重二十二万吨,一次可装载两万三千八百七十二个标准集装箱。该型号集装箱船共订造了四艘。【源】
历史纪录
二〇二一年由江南造船集团建造的“达飞特罗卡德罗”号——两万三千标箱。
2020年,山东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为挪威Nordlaks公司建造的“乔斯坦﹒阿尔伯特"号,全长385米,型宽59.5米,船体舯部可以容纳6座深水智能网箱,总面积约等于4个足球场,可容纳40万立方米养殖水体,可支持200从万尾三文鱼的深海养殖,是世界上最大的深水养殖工船。
2020年,中远海运特运“大三”系列重吊船大康轮在江苏太仓港成功将8台橡胶轮胎门式起重机(RTG)顺利装船,这是继2014年该公司大德轮首航满载7台RTG,创造世界同类型船舶一次性装载RTG整机数量最多纪录后,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2019年在上海振华重工南通制造基地顺利下水的“一航津平2”是世界上最大的自升平台式碎石铺设整平船。该长 98.7 米,宽 63.3 米,其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负责铺设深中通道水深 10 米至 35 米范围内所有沉管管节的碎石垫层。该船还是:
世界上最大的外海施工船舶。
世界上最先进的先铺法碎石基床整平船
2019年在中船长兴造船基地下水的全球首艘23000TEU(标准集装箱)集装箱船“达飞雅克萨德号”(JACQUES SAADE),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动力集装箱船。
该船总长399.9米,型宽61.3米,货舱深度33.5米,甲板面积23978平方米。其动力源自全球最大功率的双燃料动力主机,以液化天然气为主燃料。【源】
2019年下水的的“东方红3号”是世界上获得SILENT-R等级证书的排水量最大的海洋综合科考船。
该船长103米、宽18米、排水量5800吨、最大航速15节、定员110人、续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无限航区、科考作业甲板面积600平方米、实验室总面积600平方米,是同级别科考船中容纳科考人员最多、搭载科考设备最齐全的综合科考船。
2019年7月交付使用的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
2019年6月,全球首艘获得智能船舶附加标志的30.8万吨超大型油轮“凯征”轮交付。【源】
2019年5月8日,由中船集团旗下沪东中华为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建造的13500TEU集装箱船“中远海运荷花”号在长兴造船命名交付。 “中远海运荷花”号型长366.00米,型宽48.20米,型深30.20米,设计吃水13.5米,设计航速23.0节。 “荷花”号实现了“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能效”和“智能平台”的智能目标,并获取了中国船级社i-Ship全套智能船舶附加标志和全球首张船舶网络安全证书,是世界首艘智能集装箱船。 【源】
“中远海运荷花”号是沪东中华建造的一系列六艘13500TEU智能集装箱船的第一艘。
在2019年北京环保展上,云洲智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艘总磷总氮监测无人船——ME120走航监测无人船。
2018年11月,全球首艘智能型40万载重吨矿砂船“明远”轮交付,拥有辅助自动驾驶、能效管理、设备运维、船岸一体通信、货物液化监测等五大智能模块功能,是世界上最大智能船舶。【源】
招商轮船“凯力”轮是全球首艘安装风帆装置的超大型原油船,载重吨30.8万吨,由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建造。 2018年11月,“凯力”轮首航。 【源】
2018年央视春晚现场,81艘云洲无人船搭载灯光和烟火在波浪奔腾的珠江口海面上变换编队阵型,以“启航”字样的编队造型穿越刚刚竣工的港珠澳大桥,精彩酷炫的“科技秀”,一举轰动全国内外。而这不仅只是一个华丽炫目的无人船表演,更是云洲多艇协同技术的首次亮相,创造了全球数量最大的无人艇协同编队纪录。
2017年建成的“振华30号”是世界最大的单臂全回转起重船,拥有单臂架12000吨的固定吊重能力和7000吨360度全回转的吊重能力 。该船总重约14万吨。
(2008年建成的“蓝鲸号”全回转起重船,最大起重能力7500吨)
2017年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亚洲最大非自航式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天鲲号”的绞刀功率为6600千瓦,为亚洲最强大的挖掘系统,并装备当前国际最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其泥泵输送功率达到1.7万千瓦,为世界最高功率配置,且其远程输送能力1.5万米,为世界之最。
中科院“探索一号”船于2016年6月22日至8月12日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进行科考活动,历时52天,共执行作业任务84项。在万米深度,“原位实验”号深渊升降器搭载实验装置在海底成功进行了世界上首次深渊底部氮循环原位培养实验。
2015年交付使用的中国海警2901船,排水量12000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务执法船,装备了一门用于自卫的76毫米舰炮 。该级舰共建2艘,2901隶属海警东海分局,3901隶属海警南海分局,2016年交付。 【源】
2021年9月29日,黄埔文冲公司为广东海事局建造的大型海事巡逻船“海巡09”下水。该巡逻船设计排水量10700吨,总长165米。
2012年,云洲智能将无人船开创性地应用在水质监测领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艘水质采样无人船。
2011年,中国科学家张云飞及其团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艘环境监测无人船。
2008年正式列装的"岱山号"医院船,人称“和平方舟”,排水量14000吨,是世界上最大的专门建造的医院船。排水量更大的美国的2艘“仁慈号”医院船,则是由油轮改装的,并非专门建造。
由贵州省施秉县龙舟龙灯协会2016年筹资打造的木龙舟,全长77.8米,宽 2.5米。整舟由一条主舟与两条子舟组合而成,主舟居中,子舟为辅船各自组装在主舟左右,最多能承载380人。 2021修复后的龙舟全长98.8米,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木龙舟。【源】【吉】
中国人发明了蒸汽机船。《四库全书》收录兵书《唐荆川纂编武编》,为明代唐顺之所编,全书共十卷,成书于嘉靖三十八年(1599年),首刊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其中一首小诗《一女自行舟》,明确记载了世界上最早蒸汽机船的信息:”一女更深坐小艟,不须棹橹不须蓬。自能急急过江去,怒气喷来犯者凶。“
明代张昶《吴中人物志》记载:“平江王漆匠,至正间尝以牛皮制一舟,内外饰以漆,拆卸作数节,载至上都,游漾于滦河中,可容二十人。上都之人未尝识舟,观者异之。”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便携船。
北宋治平三年(西元1066年),怀丙和尚利用浮力打捞上了被泛滥的黄河水冲陷到淤泥里的用来锚定浮桥的铁牛。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浮力打捞的技术,怀丙所使用的装满泥沙的大船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起重浮艇。
唐代发明的漕运船,是世界上最早的防沙平底船。其前身可追溯至春秋时期。
船舶披水板又称下风板、下水板、腰舵、翼舵。披水板可以避免航行时风力所造成的背风漂移。中国最先发明了船舶披水板。世界上最早关于披水板的记载可追溯到西元759年唐朝李筌所著《太白阴经》。
泉州古刹开元寺内,陈列着一艘宋代海船。这艘船尖底、头小、尾阔,船下有多个水密隔舱。水密隔舱,就是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个舱区,增强船体的横向抗压强度,并且可以存放货物。航海时,一旦发生进水事故,也不至于全船沉没,大大提高了航海安全系数。这项技术是宋代制船领域的最大成就,比西方使用早了几百年。֍
至迟在东汉,中国就已经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舵。
1954年出土于广东广州东郊东汉墓的明器陶船的艉部有舵 ,装在专设的舵楼中,斜伸入水。这是世界最早的舵实例,比西方早四百年。
中国人在最早的船尾舵基础上,又先后发明了垂直舵、升降舵、平衡舵、开孔舵等。
汉代许多船将一部分舵的面积移至舵轴的前方。缩短了舵压中心与舵轴的距离。整个舵面积没有减小,但转舵时可以省力,这就是“平衡舵”。而平衡舵迟至18世纪才出现在欧洲的船舶上。֍
橹是由长桨演变来的,具有很高的推进效率。1985年在常州市圩墩遗址出土了距今六千年前的木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橹。
2024年1月10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连造船建造的单舱世界最大13000立方米乙型液化天然燃料仓顺利完工交付。
乙型液化天然燃料仓是用于液化天然气双燃料集装箱船的关键设备,与传统液化天然气船用燃料仓相比,容量利用率高,建造更灵活。
该燃料仓安装在集装箱船“地中海玛利亚克里斯蒂娜”轮上。【源】
世界上最大的螺旋桨由江苏镇江中船生产,直径12米,重达480吨,用于世界最大的运砂船。
中国人发明了桨轮船。关于桨轮船的最早记载是西元418年的一份水军战报。这次战斗是刘宋的一位水军将领王镇恶指挥的。西元494―497年,祖冲之改进了桨轮船的设计,制造了一艘“千里船”,它不用风力,一天能航行很远,是早期桨轮船的代表。梁朝水军将领徐世谱,西元552年跟侯漫作战时使用了“水轮船”。西元573年,另一位将军黄法氍在黎阳围攻战中制造并使用了“步舰”(用脚操作的桨轮船)。西元782―785年,杭州知府李皋改进了桨轮船,《旧唐书·李皋传》记载:“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 西元1168年,水军将领史正志制造成了一只排水量达200吨的战舰,由12年叶片组成的桨轮来驱动。程昌寓制成100米长的轮船,能载七八百人。西元12世纪,中国已造出长达120米、桅杆高24米多,水手可达200人的大型桨轮船。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在抗英战斗中还使用了这种桨轮船。
浙江杭州跨湖桥遗址发掘出的木桨距今约八千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桨。
浙江井头山遗址距今8300年,也发掘出了木桨。
江苏新扬子造船和江苏扬子新福造船将为挪威船东KCC建造的第三艘CABUIII新造船上安装两张世界上最大的吸风帆Bound 4 Blue Sail。新船将于2026年交付。
中国人发明了帆。
东汉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写有“随风张幔曰帆,帆泛也。使舟疾泛泛然也”。
中国发明了可转动的纵帆——平衡纵帆。
东汉吴国万震所著《南州异物志》记载:“外徼人随舟大小,或作四帆,前后沓载之。有卢头木,叶如牅形。长丈余,织以为帆。”书中描述的帆船设有个风帆,并不直接迎风,而是横向且稍倾斜地面对迎风面,使船在逆风中仍能前行。帆的材质也不是软布,而是使用竹竿加强的“硬篷”,形成独特的帆骨设计。这种帆在桅前、后面积的比例不同,使风的压力中心移至桅后,而又距桅杆很近,故帆的转动较省力。平衡纵帆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木帆船逆风航行能力已达到成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