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

钻探

万米深井钻探最快用时纪录

2023年5月30日,中国首口万米深井——深地塔科1井在塔里木油田正式开钻。12月26日,深地塔科1井钻井深度突破9000米。根据设计进度,预计还有两三个月时间达到设计井深11100米。

截至2023年底,全球总共钻探万米深井67口,其中48口是近10年完成,主要由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实施。但是,陆上垂深超万米井只有1口,是苏联1970年开始在科拉半岛钻探的科拉SG-3井,垂深12262米,历时23年。深地塔科1井设计钻完井周期为457天,将成为全球第二口陆上垂深超万米的井,也将创造全球万米深井钻探用时最快纪录。 

钻探过程中使用了:

首次在寒武系页岩层中进商业开采

2023年4月8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部署在四川内江的页岩气井-资201井测试获稳定日产气量73.88万立方米。这是世界上首次在距今5.4亿年的寒武系古老页岩层中钻获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高产工业气流。【

首套深水油气开发防台风装备

2021年7月31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宣布,全球首套深水钻井防台风核心装备——隔水管悬挂系统海试成功,标志着中国深水油气开发防台应急能力实现国际领跑。

最深的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

2021年4月7日,湖南科技大学领衔研发的“海牛2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该钻机高7.6米,全重12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台滨海钻探深度超过200米的钻机。

最早的超深缝洞型油藏储精确描述方法

2020年7月14日,由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引进的中国自主研发的超级井下雷达远探测技术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油田TH12286井首次现场试验成功。该技术可识别地下6000米以下井周15米范围内直径10厘米以上的缝洞空间位置、结构、形态、大小等信息。在世界上首创了超深缝洞型油藏储集体精确描述方法。

最深的定向钻孔

2019年,神东煤炭集团保德煤矿完成了主孔深度3353米的沿煤层超长贯通定向钻孔,是世界上最深的定向钻孔。

首个钻穿白垩纪陆相地层的科学钻探井

黑龙江省安达市松科二井于2014年4月13日开钻,历时4年多时间,于2018年5月26日达到完钻井深7018米,是世界上首个钻穿白垩纪陆相地层的科学钻探井。松科二井创造了深部钻探技术四项世界纪录,实现了两项重大突破。创造了311毫米大口径连续取心最长、三种不同口径单回次取心最长四项世界纪录。在世界上首次研发并成功应用大口径一次取心成井等技术,将钻进速度提高了2倍。成功研发了抗高温钻探技术,创造了国内最高温度(241℃)条件下钻进的新纪录。

最长的碾压混凝土芯样  

2017年1月10日,水电四局在云南省兰坪县黄登水电站河床8号坝段高程1538.2米~高程1513.6米二级配混凝土防渗区成功取出一根直径219毫米、长度为24.6米的碾压混凝土芯样,打破了由国观音岩水电站创造的23.15米长(直径188毫米)的碾压混凝土芯样纪录,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碾压混凝土芯样。 

唯一一套古代顿钻工具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世界上唯一一套完整的古代顿钻工具。

最早的固井套管

卓筒井在11世纪中叶问世,同时也创造了用楠竹制作成套管,下入井中,构成井壁,苏轼说:“‘卓筒井’深者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这同现代油气钻井中下钢管固井的目的和作用是一致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固井套管

最早的井下取岩工具

在冲击式顿钻钻井中,及时取出井内粉碎的岩屑,十分重要。为取出进底的岩屑,北宋时期的中国人发明了泥筒与汲筒,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井下取岩工具。北宋苏轼在《蜀盐说》中述到:“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筒致水数斗。”

现代西方顿钻凿井应用的“捞砂简”(又名“抽砂筒”),其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同中国900多年前发明的搧“泥筒”基本一致。

最早的钻井钻头

北宋初发明的“圜刃”锉是人类钻探史上发明的第一个钻头。它的发明,创造了现代深井钻头的雏形,因而,成为现代钻头的始祖。到了清代,中国人对钻头又有很多改进和创新,相继发明了鱼尾钻头、银锭钻头、马蹄钻头和垫根子钻头等。现代的齿轮钻头、涡轮钻头及巴拉斯钻头均由早期的“圜刃”钻头发展而来。

最早的深孔钻探

中国发明了钻探。早在汉朝的画像砖上就描绘了钻探卤水过程。钻孔深度可达600米。北宋时期,四川大英县人发明了卓筒井采卤技术(顿钻),采用小口深井,是现代钻井技术的始祖。卓筒井遗迹分布于大英县卓筒井镇七个村落,共18个灶房240余口老井。 “大英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