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

采矿

最早的采矿技术

中国人发明了采矿。

广东佛山市西樵山的"滴水岩",是一座距今5700多年的矿洞,矿坑纵深达三十七米以上。矿洞内壁有大面积火烧过的痕迹,地面上有大量的炭屑和爆裂的石块。这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利用火烧水浇,热胀冷缩原理开采矿石的方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采矿方法。由于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采矿方法。西樵山成为新石器时代著名的石器制造场,出产大量特色双肩石器用于交换。【

首套含氦煤层气高纯氦气提取装置

氦气是国防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稀有战略性物资之一,被称为“黄金气体”,用途极其广泛,涵盖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高端医疗、半导体制造、大科学装置等众多领域。 由于氦气提取难度大,且无法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目前,从天然气中提取氦气是唯一工业化生产方式。 

2023年底,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科院承建的全球首套3.6万标准立方米/天含氦煤层气提取高纯氦气装置在窑街煤电集团甘肃科贝德煤与煤层气开发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一次开车成功,顺利产出99.999%以上纯度的高纯氦气。 

首个面向5G演进的智能钻石矿山

2023年3月,博茨瓦纳Debswana公司与中国华为共同发布世界上首个面向5G演进的智能钻石矿山项目。

该公司旗下和Jwaneng 矿是全球第一个 "面向5G 演进”的智能钻石矿山。该矿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所使用的基站等硬件设备,能够支持网络向5G升级。5G网络高带宽、低延时等特性,将支持自动驾驶等最前沿技术的应用,使得未来的矿业数字化转型,变得更加智能。 【

最大采高液压支架

2021年,全球首台最大采高ZY29000/45/100D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样机在东华重工公司总装车间顺利完成装配。该支架最高支护10米、单机重量超120吨,支护高度以及单机重量均为世界第一。

最早实现可燃冰连续稳定产气

2017年5月,中国在南海北部的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可燃冰产气总量最大

2020年3月26日,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轮试采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结束,本轮试采1个月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创造了可燃冰产气总量最大的世界纪录。还创造了以下世界纪录:

最早使用爆破采矿

爆破采矿技术是中国宋朝发明的,明朝已经普及。

最早的利用植物找矿

《荀子·劝学篇》说:“玉在山而草木润”,首次提出了山上赋存的矿物和周围植物生态有关的思想。

南北朝时梁朝的《地镜图》

这本书率先把地下的矿床和地表的植物联系起来,是现代指示植物找矿或生物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肇端。

最早的自流井

在承压水盆地或自流斜地构造上钻井可出现自流井。晋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在四川古江阳县彝族人梅泽凿盐井自喷卤水,不需用捞筒汲取,称之为“自流井”。这是世界上最早开凿的自流井。

最早的探矿理论

战国时代的《管子·地数篇》记载了利用矿物共生关系及上下关系找矿:“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鈆者,其下有银”,这是世界上最早 的探矿理论。

最早的矿井支护技术

中国人发明了矿井支护技术。江西九江市瑞昌市夏畈镇铜岭铜矿遗址,始采于商代距今约3330±60年遗址中发现的木支护结构 ,是世界上最早的矿井支护工程。

最大的千万吨矿井群

  2011年,神东矿区原煤和商品煤总量均突破2亿吨,成为中国首个2亿吨商品煤生产基地,拥有15个矿井,矿区整体产能达到2亿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千万吨矿井群。

  神东矿区是神府东胜矿区的简称,具体含义指陕西省神木县、府谷县、内蒙古自治区东胜市(现鄂尔多斯市)。神东矿区地处蒙、陕、晋接壤地带,井田面积1136平方公里,现为国最大的井工煤矿开采地。

首个5.5米大采高重型工作面

神东矿区拥有新型集约化安全高效千万吨矿井群生产模式和核心技术体系,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煤炭生产水平。神东矿区相继创新了第一个300米、360米、400米加长工作面;首创世界上第一个5.5米、6.3米、7米大采高重型工作面和中厚偏薄煤层自动化工作面。

第一座千万吨井工煤矿

2001年,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一举突破1000万吨,成为全球第一座千万吨井工煤矿。2003年,大柳塔煤矿在一矿双井生产能力达到2076万吨后,又成为:

最大的井工煤矿

神东煤炭集团布尔台煤矿年产2000万吨,是世界第一大井工煤矿,由神华集团公司负责开发建设。

掘进速度最快的煤矿斜井

国首座采用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施工的煤矿斜井----神华神东补连塔矿2号副井2015年6月11日正式开挖,12月22日贯通,期间创下月进尺639米的掘进速度世界纪录。

最早的煤矿

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的宋代采煤遗址是世界上古老的采煤遗址。 位于东头村西北处,1959年发现。矿井深约46米,发现较大的古巷道4条,全长500余米,巷道高1米余,上宽1米,下宽1.4米,有10个采煤区。在矿井内发现有排除地下水的辘轳和井下运输使用的条框、扁担以及木勺、瓷器、砚台等。由此考证,当时已有一套比较完整的采煤技术,先由地面开凿竖井,并依地下自然煤层的变化开拓巷道,运用先内后外,逐步撤退的“跳格式”开采方法。

最早记载煤矿的书籍

成书于2600年前战国时代的《山海经》,是世界上最早记载煤炭的著作。书中称煤炭为“石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