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林业

起源于中国的林木作物

起源于中国的林木作物有:

杨树、旱柳、白榆、国槐、臭椿、苦楝、泡桐、杜仲、白桦、杉木、松树、侧柏、落叶松、柳杉、云杉、青杄、冷杉、柏木、福建柏、圆柏、栓皮栎、板栗、樟树、檫木、海南木莲、鹅掌楸、楸树、皂荚、桤木、核桃楸、桑、元宝槭 元宝槭、五角枫、文冠果、黄波罗、水曲柳、红花天料木、海南榄、乌榄、 香椿、白蜡树、红豆杉、榧树、金钱松、水杉、秃杉、竹柏、楠木、醉香含笑、红锥、观光木、格木、花榈木、锦鸡儿、黄檀、花棒、毛梾、喜树、青钩栲、枫杨、柽柳、蚬木 、紫椴、火绳树、蝴蝶果、木荷、坡垒、乌墨、翅果油树、麻楝、黄连木、漆树、团花、梭梭、毛竹、青篱竹、绿竹、箣竹、箬竹、矮竹、薄竹、单竹、短枝竹、方竹、黄藤、棕藤、白藤;

纬度最高的轻木林

世界上最轻的木材巴沙木,也叫做轻木,体积形态稳定,不易变形,强度和柔性适中,是风电叶片芯材难以替代的原料。轻木原本只生长在赤道地区,经过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几十年的不懈研究,孕育出了世界上纬度最高的轻木林。高级工程师段注标团队已在西双版纳成功推广种植了8000亩轻木林,能够产出12万立方米轻木基材。

竹制品产量和出口量最多

2013年,国竹材产量18.77亿根;竹业总产值1670.75亿元,是竹制品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

最早栽培竹子

中国是竹类植物的中心产区,竹林面积广大、种类繁多。

因为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茎杆中空而质地坚韧等特征,竹子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器物,甚至建筑。中国的先民从新石器时期便已对此有所认识并开始加以利用。如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弹歌》云:“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的古字)”,描绘了用竹子制成弹弓猎取动物的场景;在湖南洞庭湖新石器遗址发现的竹墙残迹,表明六七千年前竹就被用于建筑;而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篓、谷箩、篮、簸箕、箪等则证明竹用于日常生产生活已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

竹子可以说遍及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和精神生活,中国是竹子文明的国度。֍ 

最早的竹类植物专著

戴凯之所撰《竹谱》,成书于南齐初年(公元58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竹类植物专著。

全书三千余字,述及竹类四十三种,对每一个种类分别从性状、分布、用途等加以描述,较全面地反映了南朝时期南方地区竹类的地理分布、科学认识、栽培利用、竹文化等情况。

《竹谱》开创了谱录体以著述普通事物的先例,为后来的《文房四谱》、《笋谱》等谱录体著作提供了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