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考古

最先在释光测年中利用石英中组分信号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热释光方法在陶器测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单片再生法、单颗粒等光释光技术已被用于测定陶器、瓷器、石器 (受热燧石)、烧土、炉窑、砖瓦、炼渣等考古材料的年代,但是受热考古材料中矿物的释光性质尚未开展系统的研究。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科技考古实验室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北村遗址中的陶器、红烧土和碳化植物遗存开展了系统的年代学分析。研究中首次发现并确认了受热考古材料中石英的中组分(medium component)特殊信号与600-800℃加热历史的相关性。针对北村遗址采用OSL-SAR与TL-SAR方法,设计了独立的释光测年程序,基于R语言统计模型,测算了陶片与红烧土的释光年代,其结果与烧土中分离出的微量灼烧碳屑的碳十四年代一致。

首个钢结构考古发掘区围护

浙江省余姚市井头山遗址由于其文化堆积的超大埋深,以及被海相沉积覆盖的低海拔埋藏环境的特殊性,发掘之前由工程部门建设了一个围护发掘区的钢结构基坑。这是世界上首次将钢结构基坑成功运用于考古发掘区围护。

最先发现食物加工工具改进的直接证据

2022年1月,中国考古学家杨玉璋团队对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出土部分石制工具表面提取到的残留古代淀粉进行了植物种属来源和损伤特征分析,在世界上首次获取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植物性食物加工工具磨盘磨棒向杵臼组合工具转变的直接证据。

双墩遗址位于淮河北岸,是淮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过渡阶段的代表性遗址,距今7000余年。杵臼类工具由于其更高的脱壳效率逐渐取代磨盘磨棒成为专门的农作物加工工具。【

影响力最大的考古学术平台

2013年中国发起创办的“世界考古·上海论坛”,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组织国际优秀考古学家,对世界范围内重大考古发现和重要考古研究成果进行评选的学术平台,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格最高、学术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考古学学术交流平台。

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海上沉船

于1987年夏天发现的“南海一号”,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南海一号沉船残体长约21.91、最大船宽约9.87米,沉没年代为南宋淳熙癸卯年(公元1183年) 。 出水文物超18万余件,其中瓷器约16万件(套),铁器凝结物124吨。

首次整体打捞古沉船

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方案开创了水下考古的新方法,在世界考古史上尚属首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