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具

农具

最早的农具

神农氏发明了农具以及农业。

最大的水车

贵州丹寨东湖大水车直径达26.0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车。

最早的风力翻车

至迟在元代,中国人就发明了风力翻车,最早记载见于元初任仁发《水利集》。集中提到浙西治水有“水车、风车、手戽、桔槔等器。”文中风车就是风力驱动的翻车。

最早的插秧机

1956年春,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农具系研制出人拉单行铁木结构插秧机,同年又研制出畜力4行梳齿分秧滚动式插秧机,命名为“华东号插秧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成型的水稻插秧机。 

该插秧机的诞生对于世界插秧机技术的发展贡献巨大。开创了横向往复式移送秧技术原理,并一直沿用至今;开创了梳齿式纵拉分秧、滚动插秧的分插原理,成为当代纵向切块取秧、回转式插秧分插原理的雏形。 

在此基础上,国的插秧机技术不断发展完善。1967年11月,南京农机化所牵头研制的东风-2S型机动水稻插秧机通过鉴定,20世纪70年代大面积推广,并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1981年5月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最早的插秧工具

莳梧是世界上最早的插秧工具。莳梧这种农具在清乾隆以前已流传了很长的时间, 其最早记载见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直隶通州志》,其文曰: “南沙一带,插秧用手,曰:“手搭秧”。 惟丁堰、 石港、马塘、白蒲,用莳梧,形如乙字,人可插二亩 许。” 使用莳梧可代替手工分秧,并将秧苗梳入泥中定植。它直至20世纪50年代仍在某些地区使用。现代插秧机就是在莳梧基础上发明的。

最早的用水力驱动的排灌机械

在距公元700多年前后的元代或更早,中国人发明了一种立式水车——筒车,依靠水流冲击而转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用水力驱动的排灌机械。

元代王祯《农器图谱》载:“筒车,流水筒轮。凡制此车,先视岸之高下,可用轮之大小;须要轮高于岸,筒贮 于槽,乃为得法。其车之所在,自上流排作石仓斜辟水势,急凑筒轮,其轮就轴作毂,轴 之两旁搁于桩柱山口之内。轮辐之间除受水板外,又作木圈缚绕轮上,就系竹筒或木筒于 轮之一周;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所横木槽,谓之天池,以灌田稻。日夜 不息,绝胜人力,智之事也。”

同时人们又在龙骨水车的基础上结合水轮驱动,发明了水转翻车。据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水转翻车,其制与人踏翻车俱同。但于流水岸边掘一狭堑,置车于内,车之踏轴外 端作一竖轮,竖轮之旁架木立轴,置二卧轮,其上轮适与车头竖轮辐支相间。乃辟水滂激, 下轮既转,则上轮随拨车头竖轮,而翻车随转,倒水上岸。此是卧轮之制。若作立轮,当 别置水激立轮。其轮辐之末,复作小轮,辐头稍阔,以拨车头竖轮。此立轮之法也,然亦 131 当视其水势,随宜用之。其日夜不止,绝胜踏车。 ” 

最早的拨秧工具

中国早在约1000年前的宋代就已发明使用了世界上最早的拨秧工具——“秧马”。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就曾作《秧马歌》记叙了湖北农民使用秧马拨秧的情景。后来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写作《农器图谱》时,将其收入了农书,并 配上了插图。

最早的磨车和舂车

陆翽所撰《邺中记》中提到了几种由后赵解飞、魏猛变所发明的机械装置,其中之一就是磨车,也称车磨。这是一种在车架上配备磨石的畜力车,通过车轮运动带动磨石旋转以磨碎小麦和其他谷物。另一种是舂车,车顶装木人,当车轮转动时,通过机械传动使木人踩著礁舂将稻谷搞碎去壳。【

最早的水磨和水碓

西晋杜预发明了水转连磨和连击水碓,磨靠的是旋转动力,而碓靠垂直动力,南北朝时祖冲之则将水磨和连击水碓组合在一起。 ֍ 

最早的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是三国时期马钧发明的。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较先进的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它所使用的链轮传动、翻板提升原理,在现代的斗式挖泥机和挖泥船中还在继续使用。֍ 

最早的风扇车

中国的风扇车以曲柄操作旋转,用于将粗糠从谷物里分离。汉代的一座陶制明器即出现了最早的风扇车形象。到了明朝时更有了封闭式圆柱机箱和曲柄手摇操作。

风扇车是现代离心压缩机技术的鼻祖。֍ 

最早的播种机

汉武帝时主管农业生产的搜粟都尉赵过发明了耧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播种机。东汉崔寔《政论》中说,“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最早的犁

马家浜文化发现的三角形石犁可追溯到大约西元前35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犁。中国还发明了:

最早的粮食加工设备

人类最早的粮食加工设备是石磨。早在耶元前5000 -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就已有了石磨盘和碾棒,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粮食加工设备。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又先后发明了脚踏碓、畜力碓和水碓,并有了清选粮食用的扇车。晋朝时的杜预发明了由水力同时驱动几个碓以加工粮食的“连机碓”,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磨。晋朝人列景宜还发明了“连磨”,用一头牛即可转动8盘磨,用力少而功效大。

最早的扁担

中国人发明了扁担。扁担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运输工具。

最早的杵臼

中国人发明了杵臼。最早的杵臼是用于加工粮食,去除谷物的壳。

世界上最早记载杵臼的著作是《周易·系辞传·下 》: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

中国人还将杵臼用于烹饪与中药材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