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

印刷

最大的整块雕刻印刷品

中国印刷博物馆收藏的《大清国摄政王令旨》是清顺治元年(西元1644年)印制的,长167.5厘米,宽50.2厘米。为摄政王入关时颁布的安民告示,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整块雕刻印刷品。

最早的逗版印刷

十七世纪初,中国发明了逗版印刷。逗版是把同一版面分成若干大小不同的版,每块版代表版面的一部分,分别刷上不同的颜色,逐个地印到同一张纸上,拼合成为一个整体。用这种方法印出来的图画,颜色深浅浓淡跟原画完全一样,最能保持中国画的艺术特色。因为逗版印刷要雕刻木版,用的印刷颜料又是中国的水彩画颜料,所以现在通常称为木刻水印。【

最早的彩色套印

中国发明了彩色套印。

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套印作品是江西省一位古籍善本收藏家的一幅藏品。这是一幅佛像画,其年代为元代元统三年(1335年)内容是十二菩萨像和六佛像其中包括:大日如来、宝生如来、无量寿如来、不空成就如来等。中部有两块五彩套印,为“不动明王”像。图右下角有铭记与纪年为:“元统三年三月乙亥辽州信女王氏印造。” 套印佛像画的用纸是元代的黄麻纸,尺寸为33厘米长,30厘米宽。此黄麻纸套印佛像画,有木刻藏文、汉文印刷且有彩色套印图,图文刻印精美,并由红、黄、蓝、绿、黑等五色印制。

此前发现得最早的套印本是1941年发现的元至正元年 (1341年)由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中兴路资福寺刻印的无闻和尚注解的双色套色印的《金刚经注释》,但该印本只有2色,现存台湾。

十六世纪末,中国还出现了彩色印刷的画集。

最早的锡活字

元朝王祯《农书》中提到:“近世又铸锡活字”,这是世界上最早有关锡活字的记载。

最早的金属活字记载

元代王祯《造活字印书法》是世界上最早记载金属活字的文章。该文作于元初,文中写道:“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得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于使墨,率多坏,所以不能久行。”书中所记大半是南宋的生产生活技术,其中讲的“近世”,指的就是南宋。

最早的转轮排字架

元代农学家王帧发明了转轮排字架,大大提高了活字印刷的排版效率。

最早的藏文刻本

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的西夏《顶尊胜相总持功德依经录》,约在12—13世纪初,是世界上最早的藏文刻本。【

最早的有确切年代的汉文活字印刷品

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的《西夏光定元年(1211)辛未岁具注历》,是现存最早的有确切年代的汉文活字印刷品。这种早期历书的印刷品也十分稀见,已知出土唐代两件刻本历书外,目前所见五代、宋初的历书都是写本。西夏出土的多种刻本历书亦属稀有文献,而活字本历书更是绝无仅有。

最早的社会文书印刷品

藏于英国的黑水城出土西夏文文献Or. 12380-2349(k. k. )为两面填字的刻本收据残页,印制于天盛二十年(1168),是西夏官吏向农户收租粮后,给予的收据。这是世界最早的社会文书印刷品。【

最古老的木活字印刷品

1991年,宁夏出土的《吉祥遍至口和本续》西夏文木活字印本是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  

最古老的活字

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数百枚回鹘文木活字,属于12世纪晚期至13世纪前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活字,也是:

最早的广告印刷实物

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印刷实物北宋庆历年间济南刘家针铺的广告铜版。

该广告铜版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商标与广告相结合的珍贵历史文物。铜版长13.2厘米,宽12.4厘米,上面雕刻着“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标题,中间是白兔捣药的图案,于图案左右标注“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则刻有说明商品质地和销售办法的广告文字:“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这幅广告既可以作针铺的包装纸,也可以作广告招贴,都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

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1965年于浙江温州白象塔出土的北宋《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的泥活字印本。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时间大约为毕昇去世之后50年。现收藏于温州博物馆。

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现存最早有纪年的雕版印刷书籍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率考察队来到敦煌,盗走了大量文献,其中就有著名的雕版印刷文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纪年的雕版印刷书籍。  卷尾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价为二亲敬造普施”。咸通是唐懿宗的年号,咸通九年是公元868年。

其卷首的《祇树给孤独园图》描绘佛陀在给孤独园与须菩提问答、说法的场景。这是:

最早的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是唐朝时在中国发明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油印技术。֍ 

1966年在南朝鲜新罗故都庆州市佛国寺释加塔中,发现了汉文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潘吉星经考证认为,这部经是长安二年(702年)刊印于洛阳,次年由唐使团将此经带至庆州吊祭新罗孝昭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1967年西安西郊张家坡西安造纸网厂工地附近唐墓出土的一件梵文《陀罗尼经咒》印刷于唐玄宗开元末年时期(公元741年左右)。

最早关于佛教图像印刷品的记载

唐末冯蛰所著《云仙散录》记载贞观十九年(645)玄奘法师“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之事。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佛教图像印刷品的记载。

最古老的拓印品

温泉铭》为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拓本,是唐太宗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原石已遗失。拓本原藏敦煌藏经洞,现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温泉铭尾题“永徽四年”(西元653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拓印品。

最早的拓印记载

中国人发明了拓印术。拓印已经具备了印刷术定义中的基本要素,是有一套完整的、有刷有印的工艺技术。拓印是最古老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的雏形。

拓印术始于东汉熹平年间。《后汉书·蔡邕传》中有"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贻误后学。熹平四年(175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 夫杨赐、谏议大夫马 、议郎张训韩说、太史令单扬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有人认为这里的"咸取正焉",就是"拓印"、取得拓本的意思。

隋书·经籍志里也提到,隋朝皇家图书馆藏有拓石文字,以卷为单位,内有秦始皇东巡会稽时的石刻文一卷,熹平石经残文34卷,曹魏三体石经17卷,并述及梁室所藏石刻文字到隋时已散佚。 这说明,南朝梁时已经出现了拓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