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范瓊之(月桃)、許惠錦 (長頸鹿)
圖 / 特殊自然導引工作坊夥伴
活動時間 / 2024-9 ~ 2025-6
活動地點 / 新竹市實驗國小部
走進實驗小學資源班教室,一學年的校園植物活動在今天畫下溫馨的句點。
回顧這段與6-8位孩子的學習時光,從台灣欒樹的繽紛到楓香的詩意,從白千層的獨特到水黃皮的堅韌,孩子們不僅認識了多樣的植物物種,更透過五感體驗,與大自然建立起深刻的連結,這一切都充滿了喜悅與感動。
身為「特導員」,我們秉持著服務精神,每月兩次為孩子們帶來有趣的植物體驗。課程設計上,我們不單單是介紹植物,更著重於引導孩子們觀察不同季節下植物的變化,例如春天的嫩芽、夏日的繁盛、秋天的落葉、冬日的沉寂。這樣的活動方式,讓孩子們對於自然的脈動有更具體的認識。
瞧瞧台灣欒樹的花葉
摸摸光滑的水黃皮葉
試試讓狗尾草爬上來
吹吹看亞歷山大椰子的種子
聞聞無字天書有沒有柑橘汁的味道
看看我有沒有成為泰山的潛力
看我的鐵扇能把台灣欒樹的果實搧多遠
銀合歡的種子也太小啦! 一起來找找吧!
水黃皮的果實會不會漂浮術?
白千層樹皮的質感軟軟的,薄似紙。
蒂倫桃的葉子像洗衣板,很好認。
天外來的嬌客們,很賞臉,紅嘴黑鵯。
試試自製無字天書,火影現蹤。
看我蒂倫桃保齡球的厲害。
是什麼狀況要用猜拳來定天下呢?
讓孩子們利用五感接觸校園植物裡的春夏秋冬,寓教於樂,與大自然做朋友。
孩子們透過親手觸摸樹皮的粗糙與光滑、嗅聞花朵的香氣、觀察葉片的紋路、聆聽風吹過樹梢的聲音,甚至品嚐部分可食用的植物(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習不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而是真實的生命體驗。
在每一次活動中,我們都準備了小禮物,例如種子或與植物特色相關的手作小品(毛毛蟲、種子吊飾、無字天書、、等,讓孩子們除了帶走知識,也能留下實體的連結。
一位五年級的孩子曾分享:「我以前只知道樹,現在我知道台灣欒樹會變色,而且它的種子好可愛!」另一位三年級的孩子則說:「我最喜歡摸白千層的樹皮,摸起來像一層一層的紙,很特別!」這些真誠的回饋,都證明了帶狀活動的價值與影響力。
一年下來的校園植物寶貝名冊。
演戲模擬榕果小蜂的一生。
教室內聽的津津有味。
教室外一較高下。
不知不覺中,時間的腳步也來到一學年的尾聲,一年下來竟也收集十來種校園植物寶貝,在最後一次活動中,孩子突如其來的一句
~~我好捨不得我喔!~~
讓特導員紅了眼眶,展了笑顏,暖了心底~~~
這一刻,我們知道,孩子們的心門已悄悄打開,
準備好迎接未知卻也豐盛的未來!
相信這段奇幻之旅,已慢慢引導孩子敞開五感與胸懷,
這帶不走的本能將陪伴於人生的每一刻,
療癒於心,滿溢於外,一步步踏實地走出屬於自己的遼闊天地!
感謝一年來參與的特導坊夥伴:
夏曉芸,唐健美,范瓊之,許惠錦,鄧玉雪,李驪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