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張正敏(筆筒樹)
活動時間 / 2024/7/7
活動地點 / 田寮坡
田寮坡
田寮坡是荒野新竹分會在111年4月底認養的國有地,位於新竹橫山鄉田寮段。認養的8公頃土地幾乎都是不好開發利用的陡坡,在田寮段,海拔高度450~650公尺,有200公尺高低差的坡度,於是荒野新竹夥伴取名為「田寮坡」。
認養
認養的機緣來自於政策開放與荒野夥伴山羊和博甫的努力。
國有財產署為增進國有非公用邊際土地效益,頒訂「國有非公用邊際土地提供認養促進環境保護案件處理原則」,讓民間團體針對國有非公用土地得以不支付管理費方式提供民間環保團體認養。
這樣公私部門合力守護環境的美事,NGO團體還是要經過一番行政程序,並非環保團體舉手說我願意事情就成了。
山羊和博甫從在網路爬梳政府資料、核對地籍圖開始,109年山羊先自行現勘,隔年5月與國產署人員共同現勘,經過委請清大楊樹森老師團隊做調查,撰寫兩版次的認養計畫書,並且在110年底審查會議回答委員詢問,將近兩年的努力最終才促成田寮坡的認養。
圖1. 山羊與博甫出席認養審查會議 110.12
圖2. 荒野與國產署簽約認養田寮坡111.4.29
巡守與紀錄
認養之後,荒野棲地志工夥伴就定期在田寮坡巡守,架設攝影機記錄當地生態。田寮坡全區都有坡度而且有髮夾彎,不太適合一般轎車前往,而且沒有一塊大的腹地,不像觀察定點適合舉辦推廣活動,田寮坡的美麗只存在固定巡守的夥伴心裡。
相對於周邊開發的土地,田寮坡林相完整,自然有動物前來利用這片森林。認養兩年多來,紅外線攝影機拍攝到了山羌、食蟹獴、白鼻心,甚至藍腹鷴,田寮坡彷彿是一片桃花源。
然而,認養8個月後的一次巡守,夥伴們發現田寮坡的西側山坡地有開發整地情形,三人合抱的大樟樹被砍下、山頭被剷平,剷下的土石堆成一片光禿禿的黃土。經過與國產署會勘,確定已經侵占國有地,此案已經進入司法程序,過程記錄在荒野網站: https://www.sow.org.tw/blog/20230206/42954
五感體驗
就像桃花源總有一天被迷路的漁夫誤入發現,田寮坡的森林也不會是永遠的秘境,棲地志工在巡守田寮坡兩年後決定在113/7/7舉辦一場田寮坡首發民眾場。
7/7當天來了四個家庭,包括從未接觸過荒野的朋友,也有已經參加荒野多年但從未到訪田寮坡的志工。
那是個典型的炙熱夏日,夥伴們在如來禪寺停車後先走過一段小徑,對抗烈日與反射熱氣的水泥路,約莫二十分鐘的路程後,拐過一個髮夾彎漸漸進入田寮坡的森林,腳下依然是水泥路,但有大樹為蓋,樹群撐起一面又一面接續不斷的大陽傘,田寮坡的低海拔森林植物把氣溫從難耐轉為舒適宜人,連風都是清涼的。
圖3. 五感體驗後的合照
圖4. 鋪在荒野旗幟上的自然小語卡片
第一個活動是筆筒樹與山茶引導的五感體驗,在森林遮陰的照護下,大家在林間席地而坐。輔導員們引導夥伴坐在地墊,閉上眼、深呼吸,打開耳朵,靜心體驗田寮坡森林,細數自己聽到多少種聲音,有屬於自然的聲音,也包含非自然聲響。接著,引導大家靜默席地躺下,仰頭看綠葉織成的天空、從樹葉間隙穿透的陽光,當然也可在森林的環抱中睡去。
喚醒夥伴後,山茶引導大家抽取一張自然小卡,每張卡片的背面都是一句鼓勵夥伴的智慧話語。
圖5. 五感體驗-躺在森林大地上
圖6. 五感體驗-躺在森林大地上
圖7. 五感體驗-躺在森林大地上,連輔導員也睡著了
盜伐區
五感體驗後,山羊、棟哥帶領夥伴沿著田寮坡的稜線走在沒有路跡的茂密森林中,這裡就是我們記錄到藍腹鷴、山羌的地方,過程中,我們用平板電腦,把這些美麗畫面與夥伴們分享。然而走著走著,突然就走出森林,眼前是一片光亮、一片黃土,這是盜伐區,森林被破壞後的景象,溫度又從舒適再度回到炎熱。
圖8. 山羊與綠球藻說明田寮坡森林盜伐事件
圖9. 盜伐區與後方的森林
圖10. 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回復的盜伐區
民眾回饋
活動結束當天,狸貓傳來民眾的回饋,一位12歲左右的小妹妹做了手札,表示今天有個「很特別的體驗,開心的一天」,並且畫了一幅漫天樹葉的畫作,我想這是五感體驗躺在森林看到的畫面。
圖11. 民眾(12歲小妹妹)的回饋
圖12. 民眾(12歲小妹妹)回饋
輔導員:山羊、棟哥、山茶、蟻獅、綠球藻、博甫、蜻蜓、筆筒樹
學員:郭先生*3人、彭小姐*3人、謝小姐*2人、花豆*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