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怡君(咬人貓)
圖 / 左手香、橘貓、木玫瑰、鍬形蟲、橡實、咬人貓
活動時間 / 2025.11.11
活動地點 / 內灣國小
落葉膠囊開箱啦~來看看生物旅館內,到底有哪些住客?
今年的校園推廣計畫,帶領三個學校的小朋友推動「落葉膠囊」製作。活動開始時,適逢學校剛開學,學生拿到新課本的時候。我們利用裝教科書的紙箱、以簡單的鐵絲纏繞成立體圓筒狀,把校園內惱人的落葉、樹枝放入紙箱中,做出垂直的空隙,讓空氣、雨水自然流通。這些「落葉膠囊」,提供食物(腐葉)與雨水,帶來以此為生的小生物們,形成自然循環,成為「生物旅館」。
依稀記得,九月初來到內灣國小製作落葉膠囊時,本來只是陰陰的天氣,大家才享受著涼爽的戶外環境,卻在最後階段遇到超大雷雨!那堂課後來在手忙腳亂中結束,雖然有點狼狽,卻留下印象深刻的回憶。
二個月過去了,原本乾燥、安靜的生物旅館似乎有些變化….小朋友天天在校園中,觀察到甚麼呢?小朋友用畫畫加上注音,記錄這其中的變化,有扭來扭去的蚯蚓、忙來忙去的螞蟻、還有已經上天堂的蜜蜂!….這些低年級的小朋友雖然認得的國字不多,但趣味的插圖真是非常可愛呢!
▲睡覺的蜘蛛、逃跑的螞蟻….
蜜蜂在天堂路上,真是充滿畫面感的敘述啊!
▲這位小朋友畫出了笑口常開的蝸牛,喜感十足!
活動開始前,先到現場觀察落葉膠囊現況。經過二個月的風吹雨打,紙箱外殼仍保持完整,但落葉已經「消化」大半,原來滿出來的、有黃有綠有白地的落葉細枝們,均已化為春泥,只剩樹枝了…
▲9/9落葉膠囊完成現況
▲11/11,觀察膠囊中的落葉已有半數以上腐化了
活動的重頭戲,就是「開箱」落葉膠囊啦~~這好像收包裹一樣,還沒打開之前,只能猜測與遠觀,但開啟之後,就變成「眼明手快」比賽,尖叫聲四起,老師們順著小朋友的聲音「這邊、這邊」「那邊、那邊」,要神準地把小昆蟲們請進觀察盒中,透過放大鏡把生物們看得更清楚!
▲膠囊開箱中~
▲發現超巨大的蚯蚓!後續引發了小朋友極高關注!關心它的頭尾怎麼分?要怎麼吃東西?遇到危險時後怎麼辦?非常好奇~
▲顏色對比超鮮豔的渦蟲~
落葉膠囊除了可以讓生物棲息以外,那些隨風而落的小樹枝、樹幹們還可以做甚麼呢?鍬形蟲老師介紹了「獨角仙冰箱貼」DIY,讓廢棄物變身!
製作材料包含小木片、長長短短的木柱….等,都是志工辛苦收集的,一盤盤地等待小朋友發揮創意!
▲DIY之前,志工們忙碌地分配材料。
▲根據老師的講解,先用心觀察標本構造,再開始製作獨角仙。
▲黏膠需要風乾,小朋友很專心地吹氣讓作品快快成形。
▲有點得意又害羞地展示作品 。
活動結束後,收到內灣國小的感謝狀,很開心。雖然只是短短的四節課,但從場勘、確認製作內容、收集自然素材、行前與校方的討論….都花費許多心力,但從小朋友熱情回饋,加上老師們協助與配合,讓我們有滿滿的成就感!希望這樣小小的自然體驗活動,能讓小朋友懂得欣賞、觀察周遭環境,在心裡種下小小的生態種子!!
▲活動順利完成,一起快樂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