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荒野手作系列】百人手作,百年水簾橋古道,持續打造百年韌性

文 / 郭秋月(秋月蒼鷺 )


圖 / 千里步道協會、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


活動日期/2023年04月29-30日


活動地點 / 新竹縣峨眉鄉七星村水簾橋古道

在穀雨後悶熱的假日(29、30日),來自台灣各地近百位的志工齊聚於已有上百年歷史的水簾橋古道,耳邊傳來石子溪溜過岩石的輕快旋律,大家揮汗如雨的用手用腳用心為古道注入新的靈魂。自己的家鄉自己顧,先民常花時間共同修路、造橋、清水圳等,曾幾何時這種樸實在地的社群力量越來越薄弱。將打掃環境、除草、水圳清理等一切發包、假手他人,我們的生活從此與自然環境越來越疏離。許多人嚮往的是遠方,嚮往的是大都市,其實真正能療癒人心的是家鄉和荒野自然。

水簾橋古道北接樟之細路的石硬子古道,南連六寮古道,是早期北埔峨眉和南庄間的重要聯絡道路。古道之美在於先民充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與自然環境深度結合融為一體。本次感謝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和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的通力合作,才有這一次的水簾橋古道百人徒手修復的機會。讓大家回到以往封存的時空,接受水簾橋古道的層層考驗,體會先民的砌石智慧、自然工法、徒手搬運的艱辛,以及古道和自然環境間調和出來的協調美。水簾橋上,一代人從前來過,又走遠了,我們只是其中一代人。

除了荒野人和千里步道協會人員外,有志工遠從台北、南投信義鄉、台南、台中,甚至英國的牛津而來,第二天令人感動的是有在地七十餘年的夥伴也加入修復工作。在工作前,千里的步道師在會獅橋旁為大家解說工具的使用方法,大家自我介紹認識彼此後,分成三組,在步道師的帶領下,正式開始古道修復工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首先大家先將上周從河床拿上來的大大小小石頭和材料搬運到車輛到達不了的各施工定點。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化身人龍,在我們的肚子、手肘、雙腳的幫襯下,石頭是遊客,從金剛纂開始,游過蓪草,爬上菊花木,滑過石跳子、越過觀音座蓮,童年中的水簾橋落磚,才能一一補回來。

一大早,千里步道協會的步道師在會獅橋旁,先跟大家說明工具的使用方法。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滿地工具,要搬運到現場就是一大工程。(29日)

修復步道使用的工具,各有功能不容小覷。使用正確的工具,可以事半功倍。今天有3位在地70餘年的夥伴加入修復工作,聽他們提到年輕時,常常做類似的工作,對這些志工而言,古道修復是家常便飯呢!(30日)

在解說網袋使用方式的過程中,將荒野朋友模擬成一塊大石頭,坐在網袋中間,眾人合力抬起,以示範搬運大石頭的方法。在抬移途中,我想他一定嚇得滿身大汗!

志工們在步道上一左一右排出人龍,搬運石頭等材料,考驗大家的默契、臂力、毅力與耐力。原來站立的姿勢、傳接的技巧及使力的方式,在在都是學問。

除飼料袋外,也運用畚箕作為傳遞材料的工具。只是畚箕裝著小碎石,傳接時十分考驗大家的默契。此次好幾位志工遠道而來,涵蓋許多年輕朋友,很高興台灣越來越多年輕人參與各種公益活動。

修復工作中最艱辛的就是材料的運送,水簾橋古道很窄,只能以人龍方式運送,完全靠人力傳接,光是材料運送就花了半天時間。雖然辛苦,大家都很享受合作氛圍和眾志成城的成就感。

范大哥已經七十幾歲,仍老當益壯,絲毫不輸給年輕人。果真,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呀!適度的動動身體,身體回應給我們的就是健康和愉快。

前面這兩位夥伴都非常年輕,但很有想法,年紀輕輕就立志成為守護環境的工匠。台灣最美的是人心,實際操作古道修復,就像在古道上書寫自己的生命。

網袋裝著材料放在胸前人工搬運,看似輕鬆,箇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不過,步道師真的很有方法和體力,每一位都拿著沉重的石頭和碎石,仍能談笑風生笑容可掬。

經過三四輪的接力賽,終於傳到水簾橋旁邊。志工們在水簾橋古道的付出,如同書寫或繪畫,成為被土地環境接納的一部分。表面上,是志工修復步道,其實步道也壯大志工的心。

石階旁,因長年使用或人為的不當管理,造成溝渠高低落差嚴重。志工們每隔一段做一個節制壩。除了可以消解水的動能外,還可以讓大自然恢復原有的韻律,留住土石,減緩水流所造成的沖刷。 

石階旁的石頭已經不見,趁這次修復把它復原。希望通過古道修復的實際操作,讓更多人意識到,步道不再只是鋪上水泥好走就好,會開始思考步道如何融入環境,具有更宏觀的視野。

柱基和樹根裸露嚴重,步道師指出造成的原因和修復方法。若是一般的工程思維,二話不說鋪上水泥或花崗石。但真正最美、最實用、最好走的步道是,做過像沒做一樣,完全融入環境,與環境合而為一。

路面回填,荒野前理事長親自跪在土地上,將泥土與碎石混和。這種工法能增加步道的透水性,走在上方和原有步道一樣舒適。

在路旁做護坡,操作空間不大,志工用小十字稿慢慢挖掘。水簾橋古道至少有105年歷史,沿著石子溪而行,是一條幽靜舒適通往自然療癒之路。

此處土石流失,設置節制壩,留住土石。運用看似不經意的用石頭作消能,讓時間在此日積月累,自然回填補滿,未來內側土石高於古道,則可出水。

獅山遊客中心的員工也特地來幫忙,手作步道像個種子在心中發芽茁壯。彎腰搬碎石,大石頭,累歸累,心中的鼓聲卻已響起。

志工跟獅山遊客中心主任介紹節制壩的作法和功能。自然環境不屬於任何人或單位,因為自然中有各式各樣的生物,在作任何決定時,必須考慮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

凹面的石頭,記錄著經過的一代一代人。先民沒有現代化的大型機具,仍可以鋪出天然渾成的優美好走步道。已上百年歲月的古道,仍然散發清新的美感。

橋的兩側路面長年容易積水難行,趁這次機會加以改善。鋪完後,就像沒做一樣。步道修復的最高境界,就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才能與環境搭配融為一體。

此處的山溝水會沖刷到水簾橋地基處,經過步道師指導,另闢水路引開。過程中,竟然挖到剛化蛹的黑翅螢,夥伴小心翼翼將爬到陸面的樹根下築巢化蛹的黑翅螢移至隱避性較高的環境中。樹根盤根錯節,岩石林立,挖掘不易。

橋旁設置砌石跌水,消減水流能量和引導水遠離橋基,以維護橋基安全。弧型砌石,要用對石頭,石頭的方向要左右上下前後調整,雖然只有幾排砌石,卻是最花時間和心力的工法。

志工完全趴在地面徒手操作,用手親吻大地,那份感動和真誠已被土地接納,從此名字寫入環境,成就了最謙卑的榮耀。

此處是新舊步道交接處,可見花崗石與水泥砌成,由於一端不滲水,水路往舊步道流,經年累月,造成地勢低窪。鋪上大碎石、小碎石和泥土,志工充分夯實。

施工前的水簾橋--與世無爭,逕自怡然自得的環境。一人在此獨坐,聽水聲、鳥聲、蛙聲,頗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心境。橋面石板縫隙大,兩端凹陷。

鋪上小碎石,連剛剛因整理砍下的山棕葉,都變成利用工具。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自然步道的首要原則。就算是大雨沖刷回歸環境,因為他們原本就是這個環境的一份子。

今日(29日)工作告一段落,大夥聚在百年水簾橋旁木棧台進行本次工作心得分享。參加的志工帶著各自的生命經驗,在步道施作過程中點燃心裡環境保護的火苗,日後繼續擴展延伸,並豐富手作步道的內涵和自身的人生色彩。

一身疲憊,大夥在水簾橋旁木棧台上席地而坐,在石子溪的優美旋律陪伴下,分享回饋今日(30日)感想。桂竹大哥非常感動,他心中的大石頭終於可以放下。水簾橋的落磚,終於拼貼完整。(水簾橋古道是他小時候的通學步道,保護她的完整性和自然性已是終生的使命)

 

經過三天(4/23、4/29-30)的百人接力手作步道,成功與否,取決於我們是否降低對自然環境的干擾和破壞。經過歲月洗禮,連同我們曾經努力付出的人為操作痕跡也將被慢慢抹去,變成自然環境的一部分。手作步道的最高境界是--做過像沒做一樣。只有親自付出的人記得自己某年某曾經在這裡汗流浹背,因為被寫入土地的記號,像無字天書般只有參與付出的人看的到。

這一次,在操作水簾橋邊的砌石跌水時,讓人感動和印象深刻。步道師挑揀石頭和擺置時都大有學問。上下、前後、左右每一個角度反覆試擺,找出最適合的方向角度。若真不行,就換另一顆石頭重複前面的操作。讓我聯想到,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材施教。每一個石頭就像孩子,有自己的獨特性和個性,沒有不適合的石頭,端看步道師有沒有放對位置。步道師就如同老師一樣,反覆推敲,上下、左右、前後嘗試擺到對的位置,一樣能發揮最大功能。原來,自然萬物的道理是相通的。

相逢,是一件美好的事。感謝這次的志工朋友和我們一起親近自然,手作水簾橋古道,感受晚春的美好,並沉浸在親近自然及勞動付出後,帶來的心靈喜悅!這一群志工朋友,對手作步道有一定的使命感,相信日後有緣再相逢!

 

※再次感謝在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新竹縣峨眉鄉公所大力支持下,千里與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共同協力,順利完成 (4/23、29、30)三梯次的水簾橋古道手作修復活動,讓水濂橋古道能夠再展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