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 綠活親海小旅行陽光國小 

111年 綠活親海小旅行陽光國小 


撰文:忍冬、雪山、七里香

圖片:忍冬、雪山、七里香

日期:西元 2022 年 10月1 8日 

地點 :環教館+香山溼地 

日期: 111.10.18 (學生場)

總召: 彭成源(天狼星)

解說員:彭成源(天狼星)、張慧怡(橘貓)

實習:胡信灵(忍冬)、梁志豪(雪山)、李月美(七里香)

參與人員:陽光國小1位老師和23位學生

花絮文/圖:胡信灵(忍冬)、梁志豪(雪山)、李月美(七里香)

受到尼莎颱風和東北季風共伴效應的影響,北部地區一連三天是強風豪雨的壞天氣,今天一大早陽光終於露臉了,大家不禁鬆了一口氣,「陽光國小」的強大的魔咒,讓太陽公公不得不賞臉呀!

 

上午8點50分,老師帶領小朋友進入環教館大廳坐好,先拍幾張大合照,然後由總召天狼星主持開場儀式,首先感謝老師熱心幫忙申請這次的活動,使小朋友能深入認識香山濕地的生態;接著簡單介紹解說員的自然名和活動的流程,然後分兩組參觀環教館的設施,分別由天狼星和橘貓擔任解說。

走到大廳後方的玻璃候鳥群位置,天狼星請小朋友先觀察後再說說自己的想法,他說東北亞的日照時間變短後,一群一群的候鳥便乘著東北季風準備飛往南方過冬,鳥群的最前方會有一隻鳥破風領航,類似破冰船的概念,候鳥飛過千山萬水,經歷一趟非常艱辛的旅程,當牠們長途跋涉經過面積廣大的香山濕地上空時,俯瞰發現這兒有極為豐富的生物,便紛紛停留在此覓食順便補充體力,因此香山濕地一帶成為愛鳥人士熱門的賞鳥區。

繼續往前進,看到一個很特別的地球儀,北極在下,南極在上,完全是以候鳥的角度來看地球,小朋友找到台灣的位置後,想像自己是北方的候鳥,循著飛行路徑千里迢迢到達台灣,體會牠們有多麼的不容易!

 

另外一組,橘貓帶小朋友到候鳥餐桌區,請小朋友試著操作各種不同的巨大鳥嘴模型夾取沙地的物體,由於不同的鳥類吃的食物不同,所以牠們有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嘴巴,可以捕食藏在沙地中不同深淺的的生物,例如:吃螃蟹及管蟲的鳥類是用長長的鳥喙深入洞中抓取獵物。

天狼星繼續帶著小朋友走到底棲生物的家,牆壁上鑿了幾個大大小小的洞穴,他請小朋友選擇一個洞穴把自己縮小成底棲生物的尺寸躲在洞裡,體驗藏身在裡面的感覺,大家或躺或坐覺得很有趣喔!

在垃圾與生活展示區,天狼星提起一箱垃圾,跟大家說這是每個人一星期製造的垃圾量,請小朋友估測大約有多重?有人說5公斤,有人說10公斤,忽然聽到有人說8公斤,原來答案就在箱子上,這位小朋友的觀察力真好!

另外一組,橘貓在垃圾分類與處理體驗區,為小朋友講解垃圾的分類及處置方法,接著考考小朋友各種不同的垃圾小車必需送到焚化爐、資源回收場,還是廚餘桶。

環教館的設備多元豐富,每一種設施都讓小朋友愛不釋手,小朋友一邊聽解說,一邊親自動手操作,進行體驗式的學習,一小時很快的過去了,9點50分小朋友告別了環教館,搭上遊覽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香山濕地。

遊覽車到達香山濕地後,小朋友興奮極了!換上雨鞋後,恨不得立刻就去拜訪螃蟹家族,沒想到天狼星請大家稍安勿躁,大家以涼亭為背景再拍幾張大合照。

天狼星帶小朋友坐在停靠漁船的泥灘地岸上,說明積水不會乾枯的泥灘地是不可踩踏的,萬一腳陷下去拔不起來時,只能平躺下來再想辦法,在泥灘地上我們還看到許多花跳和螃蟹很活躍。

當我們走在沙灘上,一陣陣強勁的東北季風颳起來,沙子打在小朋友的臉上和腿上好疼啊!天狼星請小朋友在沙丘旁蹲下來避風並觀察角眼沙蟹,他說角眼沙蟹一秒大約跑5公尺,請小朋友算出一小時能跑多少公尺?「18公里!」角眼沙蟹簡直就是螃蟹一族的百米金牌選手啊!

強風捲起滾滾黃沙,宛如沙塵暴一般,有的小朋友為了抵禦強風蹲下來用衣服包住頭和臉。大量的沙子攻擊我們的眼睛和身體,小朋友不停的尖叫,螃蟹也躲在洞穴不願意出來見客,因此天狼星決定撤退,找一處避風的地方上課。

小朋友撤退到洗手間前面,天狼星拿出許多螃蟹、海螺的標本講解其身體構造,先說明生活在沙灘和海洋的螃蟹有不同形狀的腳;再說明玉螺如何吃掉貝類,蚵岩螺如何吃掉牡蠣;不同的螃蟹抱卵的數量有很大的差異……小朋友都能專心聽講,並且踴躍舉手回答問題,答對的人還可以得到天狼星用心製作的禮物喔!不過小朋友最想要的禮物是螃蟹標本啦!天狼星竟然立刻一口拒絕,讓小朋友好失望呢!

雖然今天因為天氣的因素,小朋友們無法近距離的觀察濕地上的生物,有點小遺憾,他們仍然很認真的參與每一項活動,學習態度一百分,很值得鼓勵,相信香山濕地強勁的東北季風一定會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期待明年他們還有機會來拜訪濕地上的各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