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廷玉(客雅夜鷹) 、李宜靜(冰島馬)
圖 / 客雅夜鷹、落雨松、盤古蟾蜍
活動時間 / 2025-04-26
活動地點 / 海山漁港
這次參加新竹荒野保護協會海濱組舉辦的「海山漁港趴趴走」,讓我們深入海港邊,一起探索豐富的濱海生態。
▲圖說1、2:在穀雨至立夏前的春末,民眾報到時下起了小雨。大家紛紛穿上雨衣,聆聽總召說明海山漁港雨香山濕地之間的故事。很幸運地是,在準備出發時,剛好雨就停了。當天分為兩組,開啟趴趴走的冒險旅程。
▲圖說1、2:在穀雨至立夏前的春末,民眾報到時下起了小雨。大家紛紛穿上雨衣,聆聽總召說明海山漁港雨香山濕地之間的故事。很幸運地是,在準備出發時,剛好雨就停了。當天分為兩組,開啟趴趴走的冒險旅程。
▲圖說5:在港口邊,我們很幸運地看到彈塗魚悠閒地在泥灘間跳躍,白鷺鷥也時不時現身,靜靜佇立或優雅覓食,為整個港區增添了幾分野趣。
▲圖說6、7、8、9、10:沿著堤岸走去,螃蟹成了大家的目光焦點:斯式沙蟹、和尚蟹、招潮蟹……各種不同型態的螃蟹在我們眼前現身。有的快速奔跑,有的靜靜伺機行動,讓大小朋友驚呼連連。除了螃蟹,螺貝類的蹤跡也隨處可見,仔細觀察還能發現牠們藏匿在岩縫、沙中,等待著潮水的變化。
▲圖說11、12、13:透過觀察大眼蟹先讓民眾知道螃蟹的基本知識以及如何與螃蟹相處,並邀請大家感受腳下不同觸感的溼地與會出現的螃蟹及螺貝類。最初在沙地碰到的斯氏沙蟹由於行動速度較快,有些小朋友覺得像蜘蛛,會感到害怕。直到看到外型及動作和斯氏沙蟹大不相同的和尚蟹,才願意嘗試蹲下靜靜地觀察。隨著解說員的引導,民眾也逐漸開始自己在溼地上觀察各式生物,像是自行發現寄居蟹或是蹲著享受成群的清白招潮蟹活動。
▲圖說14、15:活動中,小朋友一開始多半靦腆地跟在父母身邊,但在解說員的引導下,漸漸主動起來,彼此互動觀察,討論自己發現的小生物,一起在自然中學習與探索。
有趣的是,大人與孩子看到的東西經常不一樣。大人們會提出許多深入的觀察與提問,也展現出對自然的關心與好奇。這樣的互動,正是荒野保護協會一直希望傳遞的理念:讓自然觀察的種子,在每個人的心中萌芽,尤其是從父母的眼中與行動,傳遞到下一代。
▲圖說16 : 活動中也出現了驚險但教育性十足的一幕:一位小朋友不小心被螃蟹夾到,我們也藉此機會示範了正確的處理方式——不驚慌、不揮手,將手放低、輕輕把螃蟹放在沙灘上,讓牠四肢著地,當牠感到安全後,自然會鬆開鉗子。這樣的經驗,也讓現場大家學到寶貴的一課。
▲圖說17、18 : 本次活動有不少香山在地民眾參加,在回饋時皆表示平時不知道海山漁港的生態如此豐富。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在今日有個難忘的午後。
最後,感謝荒野同伴 ( 綠球藻、九層塔、盤古蟾蜍、白鷺鷥、天狼星、落羽松、客雅夜鶯) 的用心協助與熱情分享,讓這次的海山漁港趴趴走活動,在豐富的觀察與溫馨的互動中,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