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臻臻 (楊桃)
圖/楊桃
活動地點/新竹市北區西門國民小學
日期/2025年11月01日
荒野28分會慶,樹下講台由以下各路好手開講囉!
聽-荒野四號地從作夢開始、霜毛蝠從發現開始…
停-停下腳步,繪製自己的生活就從綠活圖開始…
看-相信動物協會如何為浪浪悲歌譜上休止符…
行-請看竹三鹿的環保小尖兵熱切的夢想是什麼、又是如何實踐減碳給地球好看
行!我們都行!客雅里水環境巡守隊揪大家一起守護水環境
▲圖說1:樹下講堂即將開講
▲圖說2:長鬃山羊分享棲地夢想
▲圖說3:山茶分享募集荒野四號地主的過程
▲圖說4:螃蟹說明荒野四號地的發展藍圖
一份圈護土地的心意,點燃心中的小宇宙,棲地組的長鬃山羊:「想要,做就對了!」於是馬不停蹄地在法拍網站找地點、在地籍圖系統查閱土地資料、自行探路評估,甚至為此遭受蜂螫。歷經一年多,找到了!要開始幹大事了!山羊接著分享募集地主的過程,達標之日恰巧適逢自己生日,這是人生最難忘的生日禮物,整理資料到半夜也甘之如飴!正式擁有它──荒野四號地(橫山柑橘園)誕生,螃蟹為我們分享至今的發展歷程,當務工作是生態回復,包含除小花蔓澤蘭、水生池整理、手作步道等,並陸續規劃環境教育區、水生池區、進行自然生態體驗活動、規劃綠活圖等。後續發展,精彩可期,相當令人期待呢!
▲圖說5:蔡老師提著喇叭走入人潮,邀請大家來聽蝙蝠課
▲圖說6:蔡老師考考你~請指出蝙蝠的胸部在哪裡
蔡老師帶大小朋友認識霜毛蝠,推廣過程生動有趣、互動熱絡,老師首先給民眾一睹…不!還有嗅聞…夜明砂風采,何謂夜明砂,它是蝙蝠的便便,不只是便便,還是一味中藥呢!並以蝙蝠手偶、投影片,帶領大家了解蝙蝠的種類,揭曉蝙蝠吸人血的迷思,總之,我們目前是安全的。來到焦點中的焦點──霜毛蝠,老師讓大家觀察和想想。
”霜毛蝠住在新竹六燃大煙囪的哪裡?
為何違反邏輯,出現在不夠寒冷的新竹?
數數從煙囪出來幾隻霜毛蝠?...”
老師詳細介紹霜毛蝠的食住行後,最後呼籲大家,撿到霜毛蝠時,千萬不能當寵物養,可以聯絡蔡老師協助喔!
▲圖說7:鷹基夥伴分享綠活圖的創作過程
鷹基夥伴為大家展示一張張色彩鮮明、資訊量極其豐富的地圖時,不少人眼睛為之一亮,這張很不一般的地圖應用了大量圖示(icon),這就是一張張綠色生活地圖。即使是社區或學校,以生態與文化的觀點著手,都可以繪製屬於個人或居民的綠活圖。指北針的呈現不是指針,而是鳥類;社區資源回收區以愛心圖示呈現其為心靈靜思區,因此居民、遊客或師生等,都可以透過綠色生活地圖,對生活環境有更多的了解,進而喚起人們對環境產生更多關心。聽完鷹基成員分享創作綠活圖的歷程,大家似乎都摩拳擦掌,想大展身手一番呢!
▲圖說8:講師說明浪浪的來源與處境
終結浪浪的悲歌,浪浪長久以來面臨的問題始終是收容所爆滿、不當飼養、送養困難、母犬發情公犬群聚擾民等,相信動物協會的志工全臺走透透,藉由實際探訪、調查統計,以詳實數據顯示高強度絕育是目前從根本解決的最佳方式。
▲圖說9:親子團竹三鹿說明寒假壯行計畫
▲圖說10:小鹿邀請大家實踐減碳生活
寒假壯行由荒野竹三親子團湖泊鹿代表提出「尋訪在地行動達人」計畫,每日行程列明地點、參訪對象與在地行動,且旅程將遵行無塑低碳,懇請大家贊助小鹿成功孵育他們的行動方案!高地鹿則對減碳生活--食、衣、住、行,歸納提出許多可行的方式,並親自於團集會實施交通減碳的行動,獲得了預期結果,呼籲大家一起實踐環保生活,與自然共生。
▲圖說11:蔡里長與民眾說明水質檢測的項目
▲圖說12:民眾與客雅里水環境巡守隊合影
客雅里蔡里長介紹客雅里的今昔對比,溪水改道的歷史,使得客雅里有了產業變遷,生成新的命脈。不論河川維護或是這片土地的故事,都是社區文化珍貴的養分。客雅里的成立水環境巡守隊,以及實施文化行動深耕計畫,前者如採取水質監測、疑似汙染通報、淨溪活動,後者如長者故事採集與共讀、客雅里走讀等。在在守護客雅居民的居住品質與生活記憶,傳承客雅里充滿生命力的在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