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廷玉(夜鷹)
圖 / 卷尾、夜鷹
活動時間 / 2024-09-20
活動地點 / 新竹分會2F荒野教室
▲圖說1: 大目鮪老師從介紹自己的自然名到經歷,逐步將大家引導至社會大眾不知道的海洋漁業及環保議題。過程中也逐步感受到自身對海洋還有許多不了解,以及人類習慣用自己所知的片面去思考未知的大自然。若習慣以此思維思考,那生活中的種種決定可能會因此錯過許多再學習、再體驗的機會。
▲圖說2:對漁業幾乎不了解的我,也在課程中了解到各式的漁業捕撈技法。回想過去淨灘所看到的漁網及纏住的各項物品,在了解各式捕撈方式後,便可以推敲是如何產生。更真實地感受到海洋環境其實從我們生活中的飲食及生活習慣緊扣在一起。每天生活中的一個小決定,其實對環境都有影響。
▲圖說3: 第一次了解到ICC的淨灘紀錄表格,老師提出的問題:「撿到寶特瓶蓋子跟瓶身要分開嗎?」雖然上課後知道不分開,但課後反思了一下打開其實有各種衛生風險,像是對淨灘者、當下的環境及生物,其實有很多未知的變數。淨灘後再仔細思考這個表格,其實每個面向的物品都有,但為何寶特瓶仍居於榜首,以及有無法去除或是體積龐大的魚網。我認為這個表格是一個好工具,讓大眾再反思人類與這塊土地的關係。
▲圖說4: 整個課程十分豐富,也帶出許多看似無解,但只要我們好好檢視自己的生活,便可能改善的環境議題,像是減塑。2024年9月1日,台灣政府開始對減速有進一步的政策,雖然已推行快一個月,仍看到許多手搖飲店未有加價或是直接不提供一次性飲料杯的情形。但同時,這個月到了某大型運動商品賣場,看到有回收使用的塑膠袋或紙袋裝袋區,店內販售的袋子最便宜也達75元。是我在近期第一個看到對減塑有改變的企業,店員也大力推廣相關制度供消費者,從員工訓練也讓我對此企業形象大加分。希望未來人類有越來越多與環境達到雙贏的故事。這也是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感謝當天來參與課程的輔導員:海豬仔、海以及幾位我尚未記得自然名的學長姐及分會長,還有持續陪伴47解的卷尾和水牛。十分感謝大家對47解解說員培訓的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