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背定觀
撰文/葛聲慈 (九重葛)
圖片/九重葛
活動地點 / 大山背生態園區 (大山北月)
日期 / 2022年4月3日(星期天)
「氣象局持續發布低溫大雨特報」…….看到新聞心中開始緊張了起來:不會吧...難道又是一次5°C淒風苦雨的定觀嗎? 還要去嗎? 但是,這可是樹蟾老師特地為42解加開的結業定觀耶………
終於,天亮了,雨停了,溫度也穩定在15度上下,
我開心地搭著標哥的車往大山北月奔去。集合後迅速的拍完合照,樹蟾老師就帶著大家從第一棵三年桐看起。 「三扁光、千杯皺」我們已經不是只會唸句子的昔日阿瓜,而像是看到老朋友一樣,輕易的就判別出這兩種桐樹的差異呢!
繼續往前走著,咦,這葉子上的水印怎麼如此不同, 就像是衣服上洗不掉的污漬?原來是「油點草」。這時42解的神農魂馬上上身,摘下一片嫩葉品嚐,瞬間小黃瓜的清新齒頰留香。不只如此,長梗紫麻的水梨味,台灣山桂花果實的淡甜味,甚至到最後的懸鉤子的果實-「覆盆子」讓我們一路用味覺品嚐大山背的精彩。
▲長梗紫麻-試吃
▲覆盆子-試吃
▲台灣山桂花
大山背的生態奇特之處在於它海拔不高,但卻能看到一些中高海拔才會出現的植物。就像隱身在千元大鈔背面帝雉後方的「七葉一枝花」。七葉一枝花特殊的不在七葉 (因為也有可能是八葉、九葉) 特殊之處在於它第二層長得像葉子的花,而且它還是雲南白藥的原料之一呢。
▲七葉一枝花(右圖來源: 中時新聞網)
當大家專注於各種深綠淺綠的植物中,偶一抬頭竟發現某株植物上一片紅紫色的葉片,就是這麼特殊的一片,特意的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它就是柳葉牛膝。樹蟾老師說柳葉牛膝一到夏天就不見了,就像另一種植物「申跋」,其一年只長兩片葉子,春天努力開花結果,佛焰花序花之後也就進入休眠靜待來年。當大家看到申跋的葉子時,一度好奇,咦,怎麼是兩片葉子呢?仔細看下才發現它一片是三出複葉,而一株真是兩片葉子而已,看來我們還是要細心觀察才行。
▲柳葉牛膝
▲申跋的葉子是三出複葉
▲申跋
隨著氣溫持續上升,許多的小生物也開心的出現在我們眼前,特別是當我又看到旁邊樹枝間類似口水的泡沫,我知道那就是「紅紋沫蟬」用來躲避天敵的沫巢。這次比上周幸運的是,我真的隱約看到藏在其中的幼蟲,真希望再過一段時間能親眼見到紅紋沫蟬。
走到此次定觀路線的盡頭,環視大山背多樣化的植物與生物,好吃的覆盆子,彼此約定好下個月的再訪行程,一起迎接五月桐花盛開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