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慧怡(橘貓)
地點/玻璃工藝博物館
日期/2022年1月15日
圖片/蚯蚓/淑芳/黑熊/南十字星/月雲/婉琪
大自然蘊藏了很多寶藏,除了神祕色彩外,更有趣的是有時候這些寶藏就在身邊而不自知,希望透過這次的趴趴走,使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帶領民眾進一步的發現,原來用心觀察就可以隨手可得大自然的藝術喔!
玻工館於1937年落成,座落於新竹公園西北方,當時主要作為集會、迎賓、招待所之用,為招待日本天皇、皇族與高級官員之行館。然而隨著時空歷史的演變,而扮演了不同的角色。1945年為國民政府委員會住所,1970年代作為憲兵隊使用,1999年改建為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
感謝召集人阿嬌以及解說員夥伴(蛋蛋/淑芳/蚯蚓/黑熊/南十字星/睡蓮/月雲/婉琪)大家同心協力地完成這次的趴趴走活動。
蚯蚓夥伴正帶領民眾欣賞這棵平時很容易見到的楓香,除了刺刺的果實外,有沒有發現樹幹上有神秘的眼睛呢?仔細看看還不少呢?
源自於馬達加斯加島棕梠科的黃椰子,總是有種熱帶風情感, 植株較小適合都市或居家種植,雖然她的花期在夏天,而這季節看不到,但朝氣蓬勃的樣貌永遠都可以營造出渡假休閒的氛圍!
這片爬滿牆壁的壯麗景觀的是桑科榕屬的薜荔!又稱爬牆虎。他有耐陰及向上攀爬生長的習性,用不定根來吸附在其他樹木的樹幹或牆壁上,除了可在室內栽培,更可讓它攀爬於壁面當爬牆植物或綠籬;是極佳的綠化觀葉植物喔!往往總是路過,今天能在靜靜地欣賞,是不是很有感呢?
再來觀察似乎有兩種不同的葉子呢?貼在牆面的葉子較小, 是用來行光合作用, 稱作營養葉,而在粗莖上的葉子比較大, 之後和果實會生在一起,摸一下感覺比較硬、厚,像紙的觸感,這就是我們說革質的葉子(繁殖葉)
這時間來剛好可以看到結綠綠圓圓的果實呢!果實為隱花果,倒圓錐狀球形,成熟時呈暗紫色;表面富粘液質果膠,與我們熟悉的愛玉子有點接近, 但是這種果實沒辦法像愛玉子有大量的果膠, 可以搓洗產生果凍, 並且只有雌性的果子裡面才有能夠產生結凍的成分, 比例也比愛玉子低很多。如果要辨別這是雄果或雌果就得要剖開來比較容易分辨。而且他是雌雄異株, 就是說它如果是雄株那它長出來它就只會是雄果;如果是雌株那它長出來它就只會是雌果喔。
真是一座渾然天成的”網美牆”,造物者就這樣地將一切的美好做出最真實的呈現,不造作不扭捏的完美演繹 。
蚯蚓拿著這果實的剖面照片,講解著小蜂進入果實以及如何繁衍下一代,大家都聽得很認真呢!
雄果與雌果的內部是不同的喔!雄果裡面有準備了給一種小蜂授粉長大的
左圖雄果, 上方為尾端, 下方帶柄為頭部,尾端有小孔張開, 讓雌小蜂離開時幫忙把花粉帶走。
上方是雄花, 守在隱頭花序的門口, 等待成熟的雌蜂到來, 接下來才是蟲癭花, 就是小蜂的育嬰室。在小蜂發育的過程中, 近開口處的雄花也跟著發育, 成熟時花藥開裂露出花粉, 準備讓具翅的雌榕小蜂帶出花序球外, 若雌榕小蜂有機會鑽進雌花序球中則可請牠幫忙傳粉。
這樣的一種互相幫助關係, 我們稱它為互生!
互相幫助下一代的繁衍,而且是一對一專一性喔!
就只有這種小蜂遇上這種植物, 才有的喔!
與愛玉互生的是另一種愛玉小蜂, 但是它就無法寄生在這種植物的雄果內!
這種植物的花, 藏在果實內, 而不像其他植物那樣在外開放, 所以稱它做隱花果
大熊夥伴帶著民眾拿出自備的相機(手),試著瞇著眼睛來把這棵楓香拍進心裡吧!聽完解說立刻在準備好的字版旁拍照,更能印象深刻的記憶住呢!
哇!原來楓香的刺拔光後會是這樣的啊!真的太神奇囉!所以楓香又叫路路通,是中藥藥材喔!
要多少小朋友才能抱住這棵落葉大喬木楓香呢?健壯挺拔的楓香總是直挺挺地樹立在路旁或是公園裡,孩子們開心的抱著樹幹,相信樹爺爺一定能感受這樣的溫暖!透過人與自然的互動,讓生命能有愛的持續延伸下去!
大小朋友們聚精會神的參與拼圖遊戲!一邊拼圖一邊可以近距離的觀察樹木的型態,以及站在不同的角度欣賞或是想像出更多不同的樣貌
旅人蕉的果實為蒴果, 外面包被有豔藍色苞膜真的很特別呢!孩子們認真仰望著睡蓮夥伴的樣子真可愛呢!
看看這顆大大的像扇子且富有熱帶感的植物的是什麼呢?常常經過總叫不出名字,在熱帶地區,旅人蕉的葉鞘基部及花苞片有儲水的功能,數世紀來是供旅人緊急飲用的水源,因此被稱為旅人蕉, 是世界著名景觀樹喔!
公園裡的樹很多,很少會留心注意, 遠遠看會以為就是兩棵不同的樹!但近身觀察才發現原來他們重疊呢!就像是茄苳樹扶著樟樹的手臂,而形成一個獨一額無二的門框造型,下一次有機會再造訪,一定要在他們前面留影喔!
這棵是玻工館最老的茄苳樹!
他的壽命長, 可生長成巨樹,常成為民間信仰膜拜的樹公、樹王!所以又稱之為重陽木。而且也是一種環保樹,不但抗風耐旱,根又能深入地層。除了果子可讓野鳥填飽肚子, 成熟時還可以加糖或鹽來醃漬入菜, 茄苳葉塞入雞體內,茄苳在藥膳和食補上用途很廣,可說全身是寶啊!
大家用虔誠的心將棵茄苳樹拍進心裡吧!
第一次在公園見到水黃皮的種子時覺得好有趣喔!扁扁,輕飄飄的~後來發現可以在它上面作畫,穿孔後綁上麻繩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吊飾了呢!
豆科的水黃皮是優良水土保持樹種,生長快速枝葉濃密,抗風、耐乾旱,適合種為海岸護堤、防風林使用。而樹型優美,淡紫色花多成串密生,觀賞價值高,是優良行道樹和公園、庭園景觀樹種喔!
而且一直反覆唸著”水黃皮”三個字,會不會覺得越念越像”誰放屁”呢?逗得現場的大小朋友哈哈大笑呢!
大戟科的烏臼是很重要的民俗植物, 木材質密硬重, 種子外面的假種皮可做蠟燭或肥皂原料;種仁可食,可搾油作燈油,葉子可做黑色染料,根皮還是中藥材.
樹皮灰褐色,有不規則的深縱裂紋,老樹的栓皮層有剝落的現象,所以玻工館這棵就很明顯囉,雖然這季節看不到白色種子,但認識他之後以後常可以來看看其他季節的變化喔!
新竹公園櫻花盛開遠近馳名, 十年前利用台灣山櫻與河津櫻嫁接成功後開的新品種櫻花, 就連日本人看到都驚豔! 單瓣的淡桃粉顏色,相當漂亮,開的花就像一串串的棉花糖般,非常賞心悅目!這次趴趴走活動時有看到些許花苞了,相信再過不久就可以看到盛開的模樣,到時再來到玻工館散步走走吧!
木麻黃為常綠大喬木原產於澳洲和南洋地區,外形很像松樹,但仔細觀察那綠色細絲狀的小枝是莖,可不是針葉,而小枝上有一圈一圈的環節,把節拔開,仔細看他周圍一圈的「細毛」,這種鱗片狀著生在環節上的細毛,才是真正的葉子呢!
他的果實是木質化的橢圓形毬果,很像木質小鳳梨。台灣引進木麻黃主要作為防風樹或行道樹用,除了抗風、耐旱且耐鹽的特性外,它的小枝能透風,可減輕風力的壓迫,所以在強風的吹襲下,木麻黃仍能直立挺拔喔!
看著孩子們認真地想把它們接起來,真的是很好玩的眼力訓練遊戲喔!
黑松原產日本,因造形多變化,常被培養成盆景或栽植於寺廟及庭園。
常綠喬木,樹皮灰黑色,老樹呈龜甲狀裂開,高達 30 公尺,他的葉子呈現 2 針一束,或 3 針一束,除了可以撿拾落下來的松果,也可以把葉子來勾起來玩拔河遊戲,是帶孩子在戶外時的絕佳天然玩具喔!
結束了一上午豐富又有趣的趴趴走活動,相信民眾對於玻工館周圍的植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了吧!記得多少樹種名字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隨時可以發現身邊處處都有大自然所創造的藝術品,用不同的眼光,心境來端看每一棵小草小花,在戶外時不妨摸摸樹幹,將眼睛閉上,用耳朵傾聽,讓心沉澱就可以慢慢地聽見樹的聲音,珍惜愛護大自然就從最微小的事情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