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宏綱(鯨鯊)
圖/荒野好伙伴們
活動地點/大山背
日期/2021年08月28日
新竹荒野有很多定觀守護點,大山背是我最常來的地方,這裡位在低海拔的淺山霧林帶,氣候宜人,很適合夏季來避暑,常跟朋友們介紹說,這裡是新竹後山的熱帶雨林,可以找到繽紛的熱帶植物相,如幹生花、板根等熱帶植物特徵,或特別種的蘭花,而今日趴趴走的主角”藤”,更是撐起熱帶森林裡的關鍵角色!
來各位 ~ 戴好口罩,就來讓解說員們介紹這座「植物方舟」──一座生機盎然的「博物館」吧 !
今日參加趴趴走的民眾群和解說員
召集人赤頸鶴開門見山的介紹:這場趴趴走「藤解大自然」發起原因,因疫情關係而延宕幾個月,終於能一窺藤類真面目了
這兩組家人是我們的聽眾
地衣介紹藤類與森林的橫向關係,藤類就像高速公路一樣,連結森林大樹的,供給養分協助植物授粉
由我接著說藤類的攀緣機制。大部分的植物生長,他們的根固著於土地,長出莖直立獲取陽光,而藤類莖的木質部不發達,無法直立,所以特化結構以協助其向上生長。這些特化結構,包括特化的卷鬚、不定根、鉤刺或主莖、側枝、葉的纏繞..等等。藤類就像小時候愛撒嬌、黏在爸媽身上的小小朋友,當我這樣比喻,小朋友才「喔~~」活絡了氣氛。
忍冬介紹「串鼻龍」,相傳農業社會時代,農民以他穿過小牛鼻子,再做成套環,駕馭牛隻
地衣介紹「地錦」,別稱爬牆虎,常於住家當成一種遮蔭植物,綠建築的美名常常是它的傑作呢!
「柚葉藤」葉片像柚子的葉子,常攀附於樹幹或岩石上,葉柄凸起是它明顯的特徵。
四破魚介紹「台灣何首烏」,細細碎碎的小白花是它的特徵,別誤以為它與中藥說的何首烏同種,藥與毒常是一線之隔,野外看到不認識的植物還是別亂摘吃的好。
台灣樓梯草的特別味道,小朋友很好奇說 : 「是臭臭的水溝味 ~」( 要打開感觀,就用最醒神的方式,直接刺激 ! )
「風藤」,風中奇藤,葉子心心相映,搓揉有辛辣味。
慢魚介紹藤本植物的明星「黃藤」
慢魚拿出她的解說特色「書法識字」,讓讀音變成實體字,更能將這株植物的芳名牢牢記住。
黃藤算是山中融入日常生活最多的植物之一,仔細觀察它,有好多「種類」的刺,慢魚還說了一則好笑的小故事:「你們知道泰山為什麼在森林會『毆一歐一』的叫嗎?因為泰山有次在森林搖擺炫技時,盪到「黃藤」,痛到本想放手大叫,但他心愛的珍妮在一旁瞻仰著他,他只好『歐一歐一』喊叫出男人魄力給珍妮看」哈哈哈,果真效果十足,大人小孩都笑開懷XD
因還不到開花的時節,忍冬用平板介紹看起來垂涎欲滴艷紅色的柚葉藤果實
「拎壁龍」這名字也取的真玅:一條龍拎著自己沿著牆壁爬行 ?慢魚再次拎出預藏寫好的書法字,架式擺起拎避龍爬行的樣子
慢魚介紹「海金沙」綿延不絕的葉子
可愛的民眾加上很罩的解說員,很美好的一天!
疫情似乎還在肆虐全球,但大自然的時序仍不受影響而流轉不息,解說員各各也摩拳擦掌繫上領巾,準備展開一場場的華麗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