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淑琼 (綠球藻)
圖/紅樹林、大捲尾、海草、綠球藻、紅豆杉、紫陽花、左手香、蜥蜴、橡實、山棕、黃鸝鳥等
活動地點/北埔番婆坑
日期/2025年08月30日
今日荒野趴趴走來到了山那頭的番婆坑,在北埔的一個遺世獨立的小角落,帶領著民眾來探索昔日礦業盛況,走訪如今的鄉間小路,探尋小野溪裡的秘境;由於活動場地限制,本場活動參與人數限定二十餘人,分成兩組進行活動,由十三位解說員帶領大家來認識番婆坑。在總召活動開場後,由臨時工頭大捲尾帶領大家去昔日的礦工辦公室打卡,開啟了礦工的一日,期間亦探察了彈藥庫等遺跡。之後,一行人即共乘進入了番婆坑。
▲圖說1、2:解說員大捲尾帶領大家前往礦工辦公室及彈藥庫遺跡探尋,另外介紹了礦工的信仰中心—南天山濟化宮的故事。
▲圖說3、4、5、6:來到番婆坑一定要來認識一下『番婆坑』的由來,帶出了漢人拓墾與原民間的衝突,另介紹了在地的土地公廟,土地公廟的棟對也吸引民眾駐足細細尋找。接著登場的是大坪野台戲--【山那邊的番婆坑】,舞台布景設置於溪中沙洲處,透過戲劇,重現當年礦工的生活點滴,也映照出今日滄海桑田的人事變遷。解說員們化身成熱血的臨時演員,親自下溪演出,只為讓大家看見昔日番婆坑的故事,再次在舞台上活了起來。P.S.兩位可愛的小臨演,在舞台旁本來要幫忙打鼓搖鈴,但忙碌中整個被遺忘了,到戲結束大家才看到他們還在standby。
▲圖說7、8、9:礦坑遺跡巡禮:解說員山棕利用樂高模型,向大家介紹當年運送煤礦的吊車門構造。引導民眾們來找一找哪一個是煤礦。
▲圖說10~17:番婆坑生態巡禮:透過解說員們的帶領,大家不僅品嘗了果醋筊白筍,還認識了香蕉弄蝶的生態故事。沿途的小水漥與筊白筍田裡的微型棲地,蘊藏著滿滿生機;更有朱槿綻放的身影,以及姑婆芋和芋頭的趣味比較。活動中還驚喜捕捉到許多可愛的小生物,為這趟旅程留下難忘花絮!
▲圖說18:休息一夏:感謝大捲尾行動茶亭,讓大家在炎熱天氣裡也能舒心享受!還有感謝召集人準備的蜂蜜醋飲,選用在地蜂農的好產品,以及大捲尾親手煮的紫蘇茶,清涼又貼心。
▲圖說19:這次的趴趴走活動彷彿帶大家漫步鄉間,悠閒自在,但實際上烈日當頭,大家臉上滿是嚴肅神情──其實是因為被太陽曬得快要融化啦!
▲圖說20~23:大家最喜愛的小野溪,解說員帶領大家認識野溪生態,並一同思考整治相關議題。除了親手製作竹葉小船並在溪中舉行小小競賽外,溪中還藏著一處秘境──一線天。幾位大人相約溯溪而上,最後竟抵達取水口,探險趣味十足!別擔心,這一切都是解說員事先場勘過的,安全又好玩。
▲圖說24:尾聲,大夥們相聚土地公廟,分享著今日來到番婆坑的感動,一起留下美好回憶。
▲圖說25~28:感謝今天每一位解說員的用心付出。當中有一組夥伴提前進入番婆坑,細心布置戲劇場景。解說員橡實更是費心親手製作土地公的戲服,滿滿的心意令人感動。也特別感謝幕後默默支持的山嵐與雜草家,精心打造的布景,為整齣野台戲添上最溫暖、最生動的一筆。
後記:第一次踏入番婆坑,想一窺野溪的面貌。初見路旁的水圳時,心裡有些小失落;然而,當我們走入茶籽園後的小野溪,道路崎嶇,河道雖窄,溪水亦不深,卻意外聽到疑似野豬的聲響。大家屏息凝神,才發現原來那是猴子的身影。順著溪流走向下游,才驚喜發現一處隱藏的「一線天」。幾位夥伴決定繼續往一線天上游探索,溪水深至大腿,過程充滿刺激與驚奇,真正的秘境就在這裡。
番婆坑的鄉間小路無遮蔽,夏天在這裡辦活動的確是個挑戰;但經過多次深入場勘與當地文史走讀後,這個飛鼠口中的「翻過那座山」之後的地方,是他童年的遊樂場:家裡飼養的牛、曾經偷偷駕駛的挖土機、礦工的日常,以及滿載煤礦緩緩駛出的卡車……種種畫面交織,讓人對這片土地愈發喜愛。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能讓大家親眼看看這片美麗,也愛上這裡。感謝所有參與的夥伴,是你們成就了這次的圓滿。
參與活動工作人員:
召集人:綠球藻
解說員:大捲尾、紅樹林、紅豆杉、蜥蜴、橡實、左手香、黃鸝鳥、叩頭蟲、紫陽花、山棕、阿勃勒、座頭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