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Mechanism)即是過程(process)。
問: 試描述吸氣機制。(= 試描述吸氣的過程)
有些同學回答這些題目時,明明應大概清楚問題要求的機制,但由於作答太籠統,無法得到任何分數! 這是非常可惜的。
例如以下機制: 試描述聽覺的形成機制。(5分)
答案1:
聲音由外界而來,進入耳朵,接收到訊息後,便然後傳至腦部,最後便產生聽覺了。
分數: 0 分!
你知道問題出在那裡嗎?
回答機制說明應:
1. 儘可能用關鍵的生物名詞及動詞。(否則令人的感覺是不懂生物學)
2. 應順序描述。(大部份機制皆是順序的)
3. 確定描述中機制的定義。(應清楚起點是甚麼? 終點又是甚麼?)
4. 把所有你懂得的知識全部寫出來。(不要再吝嗇字詞了,你應該有足夠時間作答的,與其有空餘時間在休息,,不如儘量寫多一點!不要擔心你寫的是否太多,如果你清楚機制的定義的話,你認知的知識其實應該不是很多的!)
5. 留意題目的分數,你應該把一個關建字詞(名詞或動詞)當 0.5分計(需要實際上未必!),儘量寫多一點。
6. 用字準確一點。
以上問題的答案問題如下:
聲音由外界而來(聽得到的才稱為聲音! 應是空氣粒子的振動!)
進入耳朵,(小學生程度,好像從來沒有學習耳朵構造一樣,應把所有相關的構造名稱列出來。)
接收到訊息後,(好像沒有學過神經協調?應回答感覺毛細胞感受到內淋巴的震動後,發出神經脈衝....)
便然後傳至腦部,(好像沒有學過大腦、小腦、延腦,亦沒有學過聽覺中心及聽神經)
最後便產生聽覺了。(大腦需要經過分析,才能產生聽覺! 你記得嗎? 這亦是為何不同人接收相同聲波有不同聽覺反應的原因)
至於滿分的答案是甚麼? 相信你看完以上的分析後自己也知道吧!
準確回答機制有何重要?
- 可以於機制失效時,能有一套指標,有效追查失效的成因!
例如根據以上聽覺的形成機制,第一個可能原因便是空氣稀薄了!